数字报

南京雨花茶和绿柳居素食上榜国家级非遗

2021-06-11 07:26:17|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南报网讯(融媒体记者  王丽华)  6月10日,记者从中国政府网获悉,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南京有两项正式入选,分别为南京绿茶制作技艺(雨花茶制作技艺)和素食制作技艺(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雨花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有着独特的炒制技术。“雨花茶独创了整形搓条、抓条理条工艺,被业界认为代表了传统绿茶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陈盛峰介绍,中国优质绿茶从外形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以龙井为代表的扁形类;二是以碧螺春为代表的卷曲类;三是以雨花茶为代表的针形类。 

雨花茶保留了最传统的手工筛分精制方法,在抓条理条时通过制茶师傅的手工技艺,使茶最终形成紧细圆直、锋苗挺秀、形似松针的风格特征。品茶人说雨花茶“喉韵”好,正是得益于这种独特的制茶工艺。“因为雨花茶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反复揉搓,通过外力作用使细胞壁破损,液泡里的可溶性物质更加容易散发出来,泡水时,茶叶中的营养物质能很容易快速地溶于水。”陈盛峰说。 

绿柳居素食已拥有百年传统。南京古南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它是以蔬菜、菌类、豆制品为原材料,通过包、叠、搓、搡、摄等手工技法,用炸、溜、爆、炒等数十种烹饪方法,形成各种美味佳肴的制作技艺。运用以素托荤的手工技艺,制作成象形菜、造型菜,如蟹粉、鳝丝、鱼片、鸡丁等,素料荤名,代表菜品有八宝玲珑鸭、宫廷素脆鳝、秘制大鲍鱼等。 

绿柳居素食继承了我国南派素食烹制技艺,反映了我国南派素食烹制技艺特点,对研究素食文化具有重要的实物和史料价值,也成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素食文化的符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