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融媒体记者 毛庆 江瑜)作为南京工业大学合并组建20周年暨办学119周年“科技创新月”系列活动之一,5月29日—30日,第十一届商务智能与金融工程国际会议、第二届金融科技国际会议暨管理科学与工程高端论坛在宁举行,与会专家畅谈“后疫情时代的商务智能与金融科技”。来自全国75所高校约500余名专家和研究生参会。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社会业态的深刻变革,大量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和场景需求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后疫情时代全球价值链将会趋向短链化、区域化和扁平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商务服务势不可当。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陈剑基于数字化情境,探讨了企业运作管理的系列解决方案,对后疫情时代实现我国制造强国和智慧企业,解决“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他说,为了解决传统零售的困难,近年业界积极开展全渠道方面的探索,例如盒马、京东、亚马逊等。大数据情境下,企业的运作管理随之改变,包括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生产调度,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系统维护,面向平台的实时供需匹配与定价策略等。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建平分享“大数据环境下的风险管理 ”。他说,大数据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识别正在出现和发展的趋势。比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典型的数字时代的抗疫战。随着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一代技术的普及应用,大量的行为轨迹都被数据化,这为此次抗疫大考期间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科学精准防控奠定了基础。此外,大数据还可以帮助形成庞大的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从各个层面实现信息以及资源共享,减少行业之间的壁垒。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