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新建1.7公里“环线”,出行不再“卡脖子”

2021-05-27 08:21:10|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交通部门访民意解决湖熟街道丹桂社区出行难题

新建1.7公里“环线”,出行不再“卡脖子”

“等这条路建成后,在东山镇上班的儿子、儿媳,在湖熟小学上学的孙子,都能在家多睡会儿了。”江宁区湖熟街道丹桂社区杜桂村村民刘永生昨天跟记者说起即将开始建设的古相路时喜上眉梢。1.7公里的古相路将在7月正式开工,年底之前建成通车。这条路的“诞生”,起源于交通部门在“一线访民意、一线解难题、一线促发展”集中调研月活动中,对社区交通状况的巡察和民意走访。

原来,丹桂社区村落分散,多个自然村进入社区主干线赤山路需要共用一条村路,拥堵成为家常便饭,给村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在赤山路路南的茅家村村口,社区书记梁晓明指着村里的一条小路对记者说:“从这条路往里走,里面还有潘相村、李家村和朱家村,300多户居民出行,全靠这条小路。”

顺着这条小路往里走200米左右,村路在一个池塘处突然变窄,只能容纳一辆轿车通行。“这段‘卡脖子路’平时出行就容易堵,遇到婚丧嫁娶时,大车进不去,很不方便。”梁晓明对记者说,“但这是3个村到赤山路的唯一通道。” 

赤山路北边是王岗村和杜桂村。杜桂村是丹桂社区最大的村,有约400户人家,杜桂村和王岗村进出赤山路,也需共用一条村路。“早上经常堵,农忙时期更堵,到了春节的时候,从白天堵到晚上是常事。”村民季远跟对记者说。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由于杜桂村、王岗村与潘相村、李家村、朱家村之间没有直接相连的农路,赤山路南北两片村落之间的来往,都只能通过这两条狭窄的村路实现。不仅如此,丹桂社区没有小学,距离社区最近的湖熟中心小学距离每个自然村最少5公里,孩子们上学必须到村口乘校车,每天早上这两条“卡脖子”的村路都会给居民带来极大不便。 

不久前,江宁区交通运输局在社区交通状况巡察和民意走访中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他们联合社区,多次走访百姓了解需求,并带领工程部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研究之后,决定新建一条长1.7公里、起于潘相村终于杜桂村的“环线”农村公路古相路。记者了解到,这条“环线”其实是“半环”,呈南北走向,与赤山路形成十字交叉,不仅将各个村落联接起来,打造一条通往赤山路的“快线”,而且这条“快线”距离湖熟中心小学更近,待建成后调整校车接驳点,几个村子的孩子们上学也将更方便。

江宁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农路建设通常是提前一年报计划,次年开始按照计划建设,但此次江宁区交通运输局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将古相路直接纳入今年农路建设计划。江宁区交通运输局工程计划科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古相路的方案设计已基本完成,并已启动招标,按照年底通车的计划倒排,最迟7月就可开工建设。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兴 通讯员 薛万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冯兴 责任编辑:尹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