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一家龙头企业引来一串“卫星厂”,LG化学滨江工厂上演“南京时速”

2021-05-19 07:29:05|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一家龙头企业引来一串“卫星厂”,撬动整片区域产业升级

LG化学滨江工厂上演“南京时速”

一个龙头企业,引来一串“卫星厂”,撬动整片区域产业扩容升级——5月18日,LG化学(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锂离子电池二工厂在滨江开发区竣工,竣工仪式上,6家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宣布入驻,一个总投资达20亿元的“绿电”项目签下合约。滨江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以LG、中兴等龙头项目为引领,一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滨江崛起。

滨江开发区产业大景 滨江开发区产业大景

两年多建成两大工厂,LG跑出“南京时速”

LG化学(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LG化学最重要的动力电池制造基地之一,在移动设备电池、汽车电池、ESS电池等领域世界领先,客户包括现代、沃尔沃、通用、克莱斯勒、雷诺等著名汽车制造商。

2018年,抢抓动力电池产业大发展机遇,LG化学相中滨江开发区投资兴业。这个总投资33亿美元的新能源电池大项目,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业内关注的视线:2018年10月23日开工建设;2019年9月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单体厂房,样品投产;2019年11月量产……掐指一算,从建设到样品投产还不到一年,刷新行业纪录。今年一季度,LG化学(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又传出好消息,销售额与营业利润双双突破季度新高,销售额实现38.2亿美元,营业利润实现3.1亿美元。

近年来,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行情一路向上,业内预测,2025年之前,电动汽车市场年平均增长率在40%,可全球动力电池产品却产能不足。于是,LG化学(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紧锣密鼓启动二工厂的建设。昨天竣工投产的LG新能源锂离子电池二工厂,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主要面向欧洲市场供应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LG新能源配套企业签署入驻滨江开发区合作意向协议。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LG新能源配套企业签署入驻滨江开发区合作意向协议。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卫星厂”集聚,产业链拉长加粗

龙头企业的大手笔投资,吸引产业链企业就近布局,形成“卫星”效应。昨天,又有6家配套企业签约落户滨江开发区:艾斯梯电子(南京)有限公司可以提供电池周转托盘等产品;南京双星塑料模具有限公司可以承接新能源企业的模具配套业务;南京川流精密塑胶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汽车吸塑件的生产;南京海世达包装有限公司可承接包装业务;南京玛诺泰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可为新能源企业提供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及改造;南京海博机械有限公司可为新能源企业配套非标自动化设备……每一家都与LG化学(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着业务关联。

滨江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龙头企业有着天然的“磁石”效应,园区牢牢把握LG、中兴等百亿级大项目落户的契机,以“链长制”为工作手段,精准化招商,仅今年一季度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4个,占年计划48%。LG化学(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新能源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对园区新能源及汽车产业发展有着强大的带动作用。目前,在新能源及汽车产业方面,园区已围绕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等关键领域,迅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生产配套体系,为园区打造千亿级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目标夯实基础。

启动“绿电工厂”计划,带动产业链升级

大项目的落地,不仅拉长、加粗了园区的产业链条,还将推动产业链升级。活动现场,LG化学(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滨江开发区管委会与华能国际电力共同签署三方再生能源供应合作协议——在宁打造“绿电工厂”,LG将成为“绿电工厂”项目的样板之一。

华能滨江绿色能源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华能滨江绿色能源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所谓“绿电工厂”,指生产时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电力。据介绍,当前,使用“绿电”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大趋势,甚至成为一些知名新能源汽车对供应商的“硬指标”。

根据协议,华能国际电力和滨江开发区携手打造的华能滨江综合能源项目,将通过组建微电网为包括LG新能源在内的园区入驻企业提供“绿电”。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分两期建设。滨江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正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滨江开发区作为江宁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的“绿色桥头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同时抢抓这一战略机遇,今年以来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旨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通讯员 陈雯萱

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张希 责任编辑:尹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