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两度梅”白淑贤携高徒南京竞梅,新老两代戏曲人合壁钜献《双锁山》

2021-05-17 20:04:10|图文来源:紫金山新闻

由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创作团队创排的龙江剧《双锁山》,于5月17日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上演。作为黑龙江省特有的地方戏曲艺术,主演栾兰将凭借《双锁山》中刘金定一角,角逐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杨晓全、著名龙江剧表演艺术家、原黑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龙江剧艺术中心院长白淑贤、国家一级演员、导演张丙山、国家一级演员栾兰出席了此次发布会,在演出前的媒体见面会上,主创团队向大家介绍了此次演出。

黑土地上孕育出来的地方戏——龙江剧

龙江剧是黑龙江省特有的地方戏曲艺术。历经60年,几代龙江剧人辛勤探索,挖掘吸收东北二人转,拉场戏,东北民歌等母体艺术,逐步形成粗犷大气,火爆泼辣,诙谐幽默,载歌载舞,极富东北黑土地地域特征的戏曲艺术表现特色与风格。

龙江剧具有黑土特色,黑土文化,热情充满张力的表演,向观众展现的是黑龙江独特的风土人情。黑龙江省龙江艺术中心,原名“黑龙江省龙江剧院”,于1959年12月8日正式创建,是黑龙江省继承和发展地方传统文化艺术,传播时代精神,弘扬现进文化思想的重要文艺团体之一,创作演出《梁红玉》《鲜儿》《松江魂》《农民的儿子于海河》《九腔十八调》等多部优秀剧目。《梁红玉》《鲜儿》获中宣部第六届、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13年,龙江剧以其在全国新剧种中获奖最多、奖格最高殊荣,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跻身全国优秀戏曲剧种之林。

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在传承与发展、普及与推广地方特色剧种方面,探索独特模式,现已在全省多地发展了19家龙江剧分院,组成黑龙江省龙江剧发展联合体,成为发展黑龙江省先进文化与地方艺术的龙头品牌。被评选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单位,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

“艺海奇花”白淑贤,双手做画梨园一绝

白淑贤是我国著名龙江剧表演艺术家,是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龙江剧表演梯队带头人。她塑造过众多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创造了龙江剧独特的表演形式,形成独具神韵的白派艺术风格。

白淑贤为业界称道的,是她的双手书法和作画,堪称梨园一绝,被誉为“艺海奇花”、“一代绝才”。

先后荣获两届“文华表演奖”、两度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她担纲主演的龙江剧经典三部曲《荒唐宝玉》、《双锁山》、《木兰传奇》,把龙江剧这一新生剧种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德艺双馨老艺术家 为传承龙江剧呕心沥血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从艺60载,为了龙江剧的发展与传承,白淑贤呕心沥血,无悔付出。

作为梅花奖竞演剧目《双锁山》的总导演,为了排好这一教科书级的龙江剧,白淑贤不厌其烦,一遍一遍指导;事无巨细,“一手指一个眼神”地传授。 编排龙江剧教科书级的《双锁山》,对白淑贤和栾兰都是一种考验。排戏过程中,徒弟栾兰有过不解,“改来改去,刚学会怎么又改呢?”

“我希望我的学生能传承我的东西,而且能胜过老师,这样剧种和事业才能往前发展。”白淑贤说。

一份执着,新老两代戏曲人携手向前;一份坚守,师徒二人共谱龙江剧传奇。

因为沉迷论戏,师徒二人回家途中差点出车祸;为了戏,即使资金短缺,书记杨晓全筹款也要演出。

“龙江剧一路走来可以说是披荆斩棘,一路坎坷,在白老师的带领下走到了今天,这一切真的是很不容易”,谈起龙江剧发展传承的坎坷波折,国家一级演员、导演张丙山感慨万千。

建立历史才60年,却能包揽“两度文华大奖”、“五一工程奖”还有“白玉兰奖”“华表奖”“金鸡奖”等国家级奖项,这与龙江人的无悔付出密切相关。

“大家都认为我是艺术家、领军人,我现在已经75岁了,离开舞台后,我主要的任务就想把我这60多年的技艺,把它都传承下去,再带几个像样的学生。现在我带的学生也获得过梅花奖,如果这个学生再获得梅花奖,我将了却一个心愿。我还将继续努力,带起更多的小白淑贤,为龙江剧奉献力量”,谈起今后,白淑贤笑着说。

南报融媒体记者 朱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