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南京文旅市场强劲复苏,客流和“进账”均超疫情前水平。据初步测算,南京共接待游客527.82万人次,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126.89%,较2019年增长5.84%;实现旅游收入50.50亿元,较2020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41.9%、15.26%。
亮点一
旅游新品拉动市场强劲复苏
5月1日上午10点,南京首条滨江游轮“长江传奇”从五马渡码头缓缓开出,开始了它的首次试航生涯。当天共有近300名游客抢先登船“尝鲜”。从甘肃来南京探亲的游客吴先生,听说游轮首航后,特意赶到了五马渡,“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船游长江,看一看著名的长江大桥,今天终于实现了!”
这个“五一”假期,南京推出了一批文旅新产品。如“长江传奇”“五一”启航,众多市民游客近距离欣赏南京滨江风貌,感受南京长江文化。南京园博园延长试运营期,推出中外古典影像原作展、南京园·京华掇英等活动,迎客高达14.15万人次。溧水无想水镇重启传承千年的“四月朝盛会”,组织水幕灯光秀、无人机天灯表演。牛首山金陵小城·燕集里投入试运营,打造夜间旅游演艺新业态。
携程旅游公关事务部高级经理杨展望告诉记者,今年“五一”连休五天,消费者积蓄已久的长途出行需求得以释放,成为自疫情以来旅游市场最为火爆的公众假期,熟悉的“人从众”模式再度回归。而随着目前国内疫苗加速普及,后续旅游市场也或将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
亮点二
红色游受到年轻游客追捧
5月2日下午,南京瑞金北村小学四年级学生杨子航,手里拿着小红旗,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前来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一旁的妈妈告诉记者,她和孩子爸爸都是党员,孩子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夫妻俩也来了一次党史学习教育。
“早在‘五一’节前,纪念馆的预约名额就全被预约一空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5月1日至5日,雨花台烈士陵园入园参观者达14.2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很多都是带着孩子前来的家庭。
“五一”假期,红色旅游当仁不让成了旅游市场最亮底色。南京市文旅局数据显示,大批青年人成为红色展馆和纪念地的新客源。“五一”期间,约有30万游客前往南京推出的“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等10条红色精品线路参观学习。其中雨花台烈士陵园接待的参观者数量,更是高居全省红色经典景区前列。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称,从大数据分析来看,红色旅游出游人群中的“00后”和“90后”占比超过四成,“80后”占比近三成,40岁以下人群占比高达89.1%。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走进红色场馆,了解红色家底,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亮点三
乡村游、自驾游持续升温
“五一”假期,溧水石臼湖畔,千亩花海编织成的“玫瑰秘境”璀璨绽放。这里的南京玫瑰园种植了800余种玫瑰,正迎来今年首个盛花期。众多年轻的小情侣携手漫步在“立体花境”“浪漫之路”等景观打卡点中,感受浪漫气息。
“五一”假期,健康、生态的南京乡村游、自驾游广受游客青睐。他们举家开车下乡,打卡网红景点,品尝农家美食,入住精品民宿。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有6.08万游客前往石塘人家,体验“中国最美乡村”;4.87万游客来到大塘金,陶醉在薰衣草花海;4.6万游客游玩黄龙岘,感受金陵茶文化的内涵;5.54万游客来到巴布洛,目睹现代智慧农业的奇迹;1.63万游客前往石山下,感受千年历史文化的精彩;5.3万游客来到慢享大山,享受慢生活中的慢节奏;2.88万游客来到水墨大埝,体验森林文化和乡村休闲的舒适;2.71万游客赶往不老村,探寻不老的秘密。
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受疫情和假期高速免费影响,自驾出行成为“五一”假期的主流交通方式。此外,南京市在节前举办“自驾游让生活更美好南京都市圈自驾游推广活动”,推出南京都市圈十条自驾游精品线路、八大“自驾慢生活”主题产品,成立“南京都市圈自驾游推广联盟”,上线都市圈自驾游在线服务平台,这些都进一步搅热了自驾游市场。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李子俊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