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情景党课”,党员自编自演短剧《遵义会议》

2021-04-08 09:00:57|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雨花台区雨花街道理论宣讲团的青年党员自编自演情景短剧《遵义会议》。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雨花台区雨花街道理论宣讲团的青年党员自编自演情景短剧《遵义会议》。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南报网讯(通讯员 屠梦娇 融媒体记者 于洁尘)7日下午,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思享会·宁聚力”理论宣讲进基层活动走进雨花台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情景党课在雨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街道理论宣讲团的青年党员们在党史学习教育和冬训工作中,精心编排了情景短剧《遵义会议》,带领大家生动了解那场改变了中国命运、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 活动现场,演员们充满张力的表演在场景和音乐的烘托下,使得台下的观众仿佛身临遵义会议现场。历史上,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雨花街道选择以遵义会议为演出内容,就是希望党员干部重温这段重要历史,感悟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品格,以及蕴含在其中的政治规矩和民主作风。 

剧中毛泽东的扮演者、青年党员江洲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伟人。他查阅了大量史料,在一遍遍的排练中理解、揣摩人物内心,力争还原人物真实思想,这场排演也对原原本本学党史有很大帮助。 

作为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思享会·宁聚力”理论宣讲进基层活动的一站,雨花街道通过“沉浸式”情景党课的表演,进一步丰富了基层党员冬训理论宣讲形式。街道党员干部、南京南站区域党建联盟360成员单位、部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联会成员等百余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活动中,市委党校副教授向青山深度解读了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他介绍,遵义会议在三个方面对新时代党建工作有深远意义,分别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党内民主、遵守政治纪律,掌握领导艺术、运用科学方法。雨花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洪涛则现场分享了街道党建工作的创新做法和实践成果等。 

据了解,基层党员冬训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雨花街道先后走进雨花台烈士陵园、皖南事变三烈士墓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邀请雨花英烈周子昆之女周民现场宣讲,开展学习教育。下一步,街道还将通过红色经典电影海报展、建党100周年红色报告会、党史知识竞答、原创话剧《梦·中国》表演等形式,开展多类型党史学习教育。

以笔作枪、浴血奋斗的青年才俊

“我们只有为自由而战!为正义而战!”这是雨花英烈许金元1924年8月在报刊上发出的奋力呼号。在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这位品学兼优的天之骄子,以笔作枪,始终不遗余力地为救国救民而艰辛探索、浴血奋斗。 

1906年,许金元出生于江苏苏州。在苏州萃英中学读书时,他品学兼优,各科成绩八九十分,操行列入甲等。1923年初,他转学至博文中学,探寻更为广博的求知天地。

当时,尽管新式教育的浪潮早已席卷全国,但学校陈旧刻板的教学方式、奉行混饭主义的教员老师等教育现状让许金元倍感失望,昂扬的上进心驱使他在自学上不断下功夫。1923年4月,他在《学生杂志》发表《自学问题杂论》一文,从国文、诗、英文等多门学科细致论述了自学的方式和注意事项,彰显了一名青年学子不断追求真理、勇于自我革新的卓越品格。

1923年夏,许金元以优异成绩考入杭州的之江大学。求学期间,他广泛阅读进步书刊,尤其是《学生杂志》,与编辑积极通信,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1924年5月,许金元和同学蒋鉴等人组织成立悟悟社,并在宣言书中提出,革命文学的意义在于“指导人生的工作”。他撰写发表了《革命文学运动》《为革命文学再说几句话》《论非战文学和非战思想》等多篇文章,积极倡导革命文学,唤起民众觉醒。不久,他离开之江大学,回到苏州博文中学任教。 

1925年五卅惨案后,许金元等人根据党的指示,组织发起苏州各界联合会,掀起罢工、罢课、罢市热潮。同年,历经实践斗争考验的许金元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战斗在革命战线上的一员骁将。1926年2月,他任中共苏州独立支部书记,领导苏州的革命运动向纵深推进。 

北伐战争期间,受组织派遣,许金元来到南京,与国民党右派发动的一系列反革命行径作坚决斗争。1927年4月10日夜,许金元与侯绍裘、谢文锦等10人在参加中共南京地委紧急扩大会议时不幸被捕。数日后,敌人将他们残酷杀害,并将尸体置于麻袋内,抛入九龙桥下秦淮河内。 赵瑱

作者:南报融媒体记者 于洁尘 通讯员 屠梦娇 赵瑱 责任编辑:朱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