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子什么时候育的?”“地里翻土深度多少?”日前,在六合区竹镇镇瀚邦生态农业蔬菜种植大棚,记者见到了该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朱玉清,他正在和农户项宗福对接蔬菜种植情况。 春节过后,朱玉清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各家农户的田地里。由于经常指导农户种植技术,给各类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朱玉清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朱医生”。
在项宗福的蔬菜田,朱玉清蹲下身子查看大棚里最后一批青萝卜生长情况。他指着从土里冒出头的萝卜告诉一旁的项宗福,萝卜目前长势不太好,还不能收获。“萝卜叶子有一些多,会挤占养分,可以薅去部分试试效果。”朱玉清说。
“这片大棚相当于镇上的产学研试验田,种植的水果番茄有多种颜色,南瓜、茄子、青椒等不少蔬菜都是南京农业大学和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开发出的新品种,只有这里种好了,才能够在全镇进一步推广,所以日常管理来不得半点马虎。”朱玉清抓起一把地上的土告诉记者,大棚里已经连续种了五年蔬菜,土壤肥力下降,虫害病菌也相应增多,所以今年一定要把深耕厚度控制在15cm以上,土壤酸碱度也要控制在pH值5.6左右。
在项宗福的大棚看过一圈后,朱玉清带上记者又匆匆赶回了办公室,琨记家庭农场负责人侯宗坤已早早等着。“冬天气温低,有了冻害,虽然现在温度上来了,我还是担心小麦不能按时拔节,就来和朱医生请教。”侯宗坤有些着急地说。朱玉清向侯宗坤了解情况后,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镇上农业种植大户张立友的家庭农场里种植了1000多亩油菜,原本都准备作为休耕肥田的作物在种植水稻前翻垦埋田。朱玉清得知情况后,下午就奔到了田里,现场查看油菜生长情况,着手“抢救”经济作物。
在田间,朱玉清用手掌大概丈量了油菜高度,翻看叶片颜色了解长势。他介绍,油菜现在长得不够高,一些菜苗从三层叶子左右有受冻影响,但合理管控还能收上来。
“疫情原因导致粮油进口困难,国内菜籽需求量加大,如果翻垦毁掉就可惜了。”朱玉清说。他叮嘱张立友,气温再高一些,油菜就会开花,现在要做的就是和麦田一样清沟理墒,如果有了双霉病和菌核病,他会带着其他专家上门“对症下药”,开出所需农药和剂量。
“全镇现有在田小麦4.6万亩,油菜种植面积也在2万亩左右,借助线上平台,全镇建立群组及时了解春耕动态,农服中心人员每天分组下田查看,跟踪保障42家农业企业和126家家庭农场的需求。”朱玉清说。
南报融媒体记者 倪缪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