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新春走基层 | “绿色种植”引领 万余亩农田春耕忙

2021-02-28 09:04:55|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绿色种植”引领,融融翠野启春耕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春节过后,江南大地一片繁忙的春耕备耕场景。今年春耕,“绿色”成为现代农业的最靓底色。

2月23日,六合区天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发动员工有序开展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2月23日,六合区天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发动员工有序开展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

24日,记者来到国家绿色稻米原粮基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土桥大米”核心种植区——江宁淳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农民卫学保正在自家承包的250亩田地除草,他手中的电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药物。卫学保说,他今年新使用的这款除草药剂安全、环保,达到“绿色种植”标准。

绿色种植理念还体现在方方面面。卫学保在承包地应用了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如栽种显花植物,为害虫的天敌蜘蛛、七星瓢虫等提供食物,增强农田自然控害能力;根据昆虫趋光性特点,利用杀虫灯诱杀害虫,可以减少用药。记者注意到,他家田地四周还安装了多个监控摄像头。“这可是我的秘密武器,”卫学保笑言,这些摄像头与街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站连接,可随时监测农作物苗情及虫情。相关专家表示,采取了上述绿色措施,可使水稻、玉米等作物化学农药使用率下降25%以上。

在当地,和卫学保一样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的种植户有20多户,应用农田达3000多亩。

连日来,江宁区淳化街道3万余亩小麦和油菜地里一片繁忙。通讯员 华国庆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怀艳摄连日来,江宁区淳化街道3万余亩小麦和油菜地里一片繁忙。通讯员 华国庆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怀艳摄

防治害虫靠绿色防控技术,巧妙革新施肥方法,同样可以实现绿色种植。记者探访时,多名村民正在田地里翻耕地块、晒垄,为水稻育秧做准备。当地农技人员表示,今年这批水稻秧苗下地后,街道将采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10大引领性技术之一——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该技术是在机插秧的同时,将肥料定量、精准推送到秧苗侧深5厘米左右,并由刮板覆盖于泥浆中。它创新了一次性施用就能满足水稻优质高产一生养分需求的“缓混肥”技术,使肥料养分释放规律与优质高产水稻吸肥曲线同步,是一项经济、环保、高效可行的先进实用技术。相比普通施肥技术,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不但可节肥25%,且平均每亩增产约6%。街道农服中心农艺师王志强介绍,园区将在今年水稻播种季节开始应用该技术,首次示范应用农田1000亩,同时面向街道4.7万亩水稻种植农田做推广。

绿色引领,农业效益翻番。优质、高效、安全的绿色种植为“土桥大米”打下坚实品牌基础——加工后,土桥精品大米售价每斤最高可达12元,是普通大米的3—4倍。今年,街道还将安排专人拓展“土桥大米”市场空间,目前专职电商运营团队已上岗,计划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打造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此外,淳化现代农业示范园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的稻米加工及贮藏保鲜设施今年5月将投用,届时将进一步增加“土桥大米”产能,放大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市场效益。

通讯员 华国庆 融媒体记者 王怀艳

作者:王怀艳 责任编辑:吴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