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南京去年对182处堵点实施“微创手术” 疏堵效果明显

2021-02-25 08:45:59|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我市去年对182处堵点实施“微创手术”

疏堵效果明显

高峰时车速提升最高达五成

交通拥堵向来是城市顽疾,尤其在机动车不断迅猛发展情况下,主城区道路里程增长十分有限,“堵”似乎成了难以破解的难题。 近年来,南京交管部门不断在“螺蛳壳里做道场”,通过对现有道路交通条件做“微创手术”,根据车流大数据调整通行规则,以改善拥堵状况。

去年,南京交警联动建委、交通等部门,共治理快速内环及路网堵点182处。近日,南京交管局公布了2020年全市缓堵指数十大路口路段,记者看到,基本都是“知名”堵点,一番改造下来,效果均十分明显。 

排在缓堵名单TOP1的是南京快速内环。快速内环承载了大量跨片区、中长距离出行需求,早晚高峰交通量聚集,容易形成交通拥堵。根据南京交管局提供的数据,快速内环中最堵的是内环南线东向西方向,早晚高峰时段平均车速21.9公里/时,拥堵延时指数3.17,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车辆1小时能通行的路程,高峰时段需要3.17个小时才能驶完。 

对于快速内环这块“硬骨头”,南京交警在充分现场调研基础上,打出了定向车道+限时通行的“组合拳”。其中,应天高架赛虹桥立交西向北方向设置“定向车道”后,交通流量从934辆/时提升至1074辆/时,增加15%;匝道总交通量从1420辆/时减少至1178辆/时,减少17%;设置定向车道路段西向北平均车速从28.5公里/时提升至34.4公里/时,提升近21%,通行效率提升明显。 

快速内环秦虹南路匝道附近也是个堵点。上匝道车流与主线车流交织,而交织区域长度仅有120米,不仅易产生拥堵,还易发生交通事故。去年10月起,交管部门在此设置了时段禁止标线,限定时间内外侧车道无法向里侧变道。该举措实施后,拥堵时间缩短,主线交通量提高18%左右,平均车速更是提高50%以上。 

据介绍,从2018年起,南京就开展了交通拥堵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采取“一路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改造小微堵点。每个堵点堵情各不相同,有的只需要调整交通组织即能有效缓解,也有的堵点需要“动手术”。 

应天大街江东中路路口一直是江东中路上的“肠梗阻”,北进口有个高架桥的墩柱占据了部分路面,再加上左转掉头车辆较多,排队车流占用了车道,实际仅4个车道运行,存在交通瓶颈。 

针对这种情况,交管部门联合建委等多部门通过做“微创手术”改造高架桥下空间,增设两股道,把掉头车辆往后移,从而打通瓶颈。“术”后,该路口早高峰车辆排队等候长度从原来的1500米缩短至300米,晚高峰车辆缓行排队现象基本消除。 

作者:王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