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出示一下您的道路运输证和从业资格证,谢谢配合。”新年开工第一天,记者在栖霞区疏港大道一侧看到,几名身着深蓝色制服的交通执法人员正在开展道路运输车辆专项整治检查。 自1月上旬南京发布《关于进一步把牢“十个关口”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栖霞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自发成立“交运防疫突击队”,分头负责中高风险区来宁人员转运、冷链和进口非冷链货物运输疫情防控、公共交通疫情防控等工作。而在疏港大道的其中一位执法人员,正是“突击队”的吴茂兵。
今年春节期间,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吴茂兵跟“突击队”里的九成同事一样,不回家过年,主动参与值班值守。吴茂兵说,过年期间,他负责辖区内重点危化品运输企业值守、辖区内4条国省干线公路巡查、公交场站和地铁站防疫情况检查等。
“突击队”还开展道路运输车辆专项整治检查,重点抽查厢式货车是否存在违规运输烟花爆竹、违规夹带危险化学品的行为。
除了保障节日期间道路安全畅通,冷链运输疫情防控工作也是吴茂兵工作的重点。疏港大道、312国道、仙新东路……在栖霞各个交通卡口,“突击队”都设置了临时检查点对来往的冷链食品运输车辆进行监督检查,吴茂兵作为其中一员,从1月至今,一直奋战在冷链运输疫情防控工作一线。“我们共有4组,一组有3-5人,每天分别前往辖区内各个检查点检查,或以路面巡逻的模式进行流动路查。”他说。
记者注意到,使用集装箱、冷藏保鲜设备、罐式容器等专用设备进行货物运输的车辆,是吴茂兵的重点排查对象。遇到这些车辆时,他会对车辆运载的冷链货物有无相关证明、报告以及运输车辆是否具有相关资质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
除了路检路查,吴茂兵还要负责栖霞169家冷链运输企业以及43家进口非冷链货物运输企业的检查工作。事无巨细,吴茂兵坚持“人车物同防”。从去年9月开始,吴茂兵便从辖区内5000多家企业中排查出冷链运输企业,对冷链运输企业、运输车辆、运输从业人员等进行全面摸底并建立台账。今年以来,“突击队”已检查物流企业517家次。
吴茂兵告诉记者,运输企业最大的特点是流动性大,他们很多都是小微企业,一辆车、一间仓库就是他们的落脚点。“企业人员在宁的时间也是随机的,他们很多时候是真的‘在路上’。”他说。
面对检查、监管中的难题,吴茂兵想出了“小妙招”。他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手机微信,置顶的是“冷链运输企业防疫安全群”,群里“突击队”线上监管,“在路上”的企业通过视频和照片来反馈各项防疫措施。
而没有及时反馈的企业,吴茂兵就会一个个单独沟通。记者看到,在置顶群下方,上百个冷链运输企业在他手机中都有明确的备注名,从业人员每7日一次核酸检测的结果、每天是否有登记体温、车辆是否严格落实消杀程序等信息都一一备注在姓名后面。
同是“突击队”的孟晓玲在过年期间也主动放弃回老家团聚的机会,留在南京负责中高风险区来宁人员转运工作,累计转运境外回栖37人。孟晓玲说,无论是“两站一场”还是社区,只要有转运的人员,她就会24小时待命。“每个人站好自己的那一班岗,就能为万千百姓织起疫情防控交通网。”她说。
南报融媒体记者 肖凡 通讯员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