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追问两代人的人性困局

2021-01-29 18:15:52|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家庭和个人的命运拴在时代的航船上,所谓个人的爱恨情仇,其实是时代缝隙里几代人的挣扎、苦闷和彷徨,以及坚韧不拔的成长。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家邵丽的最新长篇小说《金枝》,追问两代人隐秘的人性。 

《金枝》讲述了“父亲”在时代洪流中追求人生理想的跌宕经历。父亲先后组建了两个家庭,这使得他和子女在几十年里陷入各自的人性困境中。半个多世纪后,父亲悄然落幕,但是他留下的两个家庭,以及在困局中缠斗的妻子儿女们,却无法走出漫长的阴影。 

父亲的死亡究竟能不能消弭伤痛?父辈熟悉的模样,如何铺就了我们人性的底色?《金枝》所讲述的,其实不仅仅是一家人的故事。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邵丽以一贯的对细节的捕捉和直抒胸臆的表达,勾勒出父亲的一生。历史的洪流浩浩荡荡,从少年时代起,父亲在每一个人生节点都奋力拼搏,但是也免不了被冲击得七零八落。面对自己的两次婚姻和多个儿女,父亲处理的方式是恐惧、冷漠和逃避。 

这样的父亲形象,我们是不是很熟悉?在某些特殊年代,父辈表现出来的冷酷无情,就如同我们生存的土壤正在遭遇的干旱,龟裂的纹路深深刻印在子女的心头,而长年的焦渴则演化为怨恨,到处寻找出口。这个出口往往并不是父亲或者母亲本人,而是同样深受其害的另外一个自我——作品所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金枝》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一部分以自己的成长为主线,站在成年人的视角,审视父亲和自己的关系,以“孤单”“恐惧”“仇恨”为主基调。另一部分建立在对生活的体察之上,是体验记录之后,对中国现代家庭的反思。这一部分体现爱与自省,是作者被生活刺痛后不断成长和升华的写照。

在这部作品当中,作者的“自审”非常清醒。“我”不仅是叙事者,也是叙述的对象,从父亲的女儿到为人父母的周语同是那个承上启下、夹在中间的人物。女儿不断用极端的方式伤害着自己的孩子,不过是对父亲的矫枉过正而已。在延绵不断的生活中,如何做父母,依然是个现实问题。 

《当代》杂志社副社长杨新岚评价说,作者以对生活的深刻把握和深入领悟,把世间的痛苦煎熬贯穿起来,升华为人生智慧。

作者:解悦 责任编辑:尹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