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在宁开幕
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昨在宁开幕,聚焦“育人方式变革”
要变“天天刷题”为“探索实践育人”
南报网讯 (融媒体记者 钱红艳) 昨天上午,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三次学术年会在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教育“大咖”会聚南京,聚焦“育人方式变革”这一主题进行交流探讨。
本届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学主办,由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市教育局承办。论坛紧紧围绕育人方式变革的目标,聚焦和展示中国基础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优秀教学成果推广、考试评价改革、教师教育创新等多方面的积极探索、生动实践与重要经验。
主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说,育人方式变革,最重要的变化是要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学生应通过自我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探索,或者与同伴合作,互相探讨。另外,教学要改变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要启发学生去探索,要融合运用传统和现代技术手段,合理地使用互联网,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性、项目化、合作学习。
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说,目前基础教育在育人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偏重智育,德体美劳发展不充分;以知识点传授和答题技能训练为主,重学科逻辑而不是学习逻辑,重视知识传授和围绕知识点的重复机械训练;重书本学习脱离社会生活,脱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育人方式怎么变?王湛说,中小学要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在课程改革顶层设计的时候,要聚焦核心素养培养。面对真实而复杂的情境,解决真实问题,让学生有激励性、体验性、完整性的参与,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天天刷题不能培养核心素养。”王湛说,另外,中小学要增强实践育人功能,重视实践性课程建设,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
对于如何才能真正落实育人方式变革,王湛说,学校要认识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使命和责任,坚定不移地减负。同时,育人方式改革也呼唤评价改革,要构建和完善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在论坛上说,“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探索基础教育现代化江苏路径。“以内涵建设为主抓手,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课关键地位,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和学校美育提升行动,坚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让每个孩子全面成长。”
- 南京有药店可用电子社保卡购药啦2020.12.04
- “南京题材”文艺创作成业界热点话题2020.12.04
- 江苏发布100个主题创意农园名单,南京7家入选2020.12.03
- “网红”丁真跟南京有什么缘分?2020.12.03
- “南京题材”文艺创作研讨会举行,各路专家建言献策 —— 以当代视野重新打开“南京”2020.12.03
- 南京江岸“长出”九大城市客厅2020.12.03
- 南京:勇争一流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0.12.03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南京着力打造全国“两减”示范带2020.12.03
- 今年南京第一个“零度”天气即将到来2020.12.03
- 南京侨联4人获“中国侨界贡献奖”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