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电子设备外放,关键在执行
上海出台规定,禁止乘坐地铁时电子设备外放,此举收获网友无数点赞。可以说,乘客苦电子设备外放久矣。不少网友表示,希望这一做法能在全国推行,并在高铁、汽车、飞机等通勤工具中推行这一做法。
12月1日起,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将正式实施,其中新增了针对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条款。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在人民广场站1号线上了一列往莘庄方向的列车,直到陕西南路站下车,在车厢内巡视中,没有发现有人外放电子设备,影响到其他乘客。(12月1日 澎湃新闻)
上海出台规定,禁止乘坐地铁时电子设备外放,此举收获网友无数点赞。可以说,乘客苦电子设备外放久矣。不少网友表示,希望这一做法能在全国推行,并在高铁、汽车、飞机等通勤工具中推行这一做法。
毋庸讳言,当地铁已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市民日常通勤的首选,营造一个安静文明的乘坐环境,就成了万千乘客的共同呼声。禁电子设备外放,既给了他人一份尊重,也让自己保留了一份文明。毕竟,地铁车厢是相对狭小的封闭空间,外放电子设备或大声喧哗,会让一车厢乘客心烦意乱。
近年来,北京、广州、天津、兰州、长沙、武汉、昆明等地,均出台过严禁乘客外放音乐的规定。其中,《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于2016年12月20日开始实施,在上述城市中属最早。2019年10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在乘客行为规范方面,规定乘客不得有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等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秩序的行为。
而为了让《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落地生根,上海地铁管理方也做足了功课,他们在列车车厢内张贴标识,同时在广播内提醒乘客:使用电子设备时禁止外放声音。地铁管理方以宣传、劝阻为主,如果劝阻不成,态度恶劣的,再送轨交公安处理。另外,执法人员会不定时、不定期在车厢里面进行巡视。当乘客遇见不文明行为时,也可拨打上海地铁监督热线64370000,巡视的执法队员,以及就近车站的服务人员,都会赶到现场处理。
地铁禁电子设备外放,关键在执行。如果只有相关规定,却没有与之配套的执行机制,这些禁止规定只能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最终沦为一纸空文。动员千遍,不如处罚一次,禁电子设备外放等规定能不能落到实处,关键在能否真执行、真处罚,只有让制度长出牙齿,才能形成“处罚一个、警醒一片”的震慑效果。
- 尊重“安静权”是文明提升的表现2020.12.04
- 让地铁“静音”南京也在行动2020.12.04
- “地铁禁外放”要惩教结合2020.09.03
- 地铁内不得进食、音乐外放 新规如何“长出牙齿”2020.04.27
- 复工安排要有序稳妥避免一哄而上2020.02.14
- 紧紧抓住最关键时间窗口 2020.02.08
- 高校怎样上好“关键课程”2020.01.05
- 交通运输部:地铁车厢内不得进食及使用手机外放2019.10.27
- 高铁外放者致歉叶璇:别揣着明白装糊涂2019.10.14
- 高铁外放视频者向叶璇道歉:是我不对,没想到会上网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