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阅读的兴趣和品味
吴云青
前不久,中宣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引导人民群众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不断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来,随着电子设备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阅读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阅读主要就是指看书,现在阅读可以是听书,可以在手机上利用零碎时间、零碎地看或听。为了迎合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一些“帮你快速读完一本书”的“精简版”小书、小视频也多了起来。
阅读形式的变化也带来了阅读效果的变化:在碎片化阅读的同时,读者很难进行深入思考;图片视频比文字更“好看”,但对想象力和思考力的调用越来越少;“精简版”看似提高了效率,但会使读者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下降,思维趋向于表面化。最终,许多人虽然可能一直在阅读,但阅读能力并未提高,甚至有所下降;虽然可能愉快地读了不少书,但多是节奏强烈、简单易懂的网络小说,没什么营养,还因此降低了对文学的审美水平。
阅读的力量,本该是正向的、强大的。拜伦说,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阅读不仅能够获取知识,也是锻炼思维、塑造人格的过程,其影响十分长远。而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他的个人成长和他对社会的贡献;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率的高低,国民阅读力的大小,又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影响到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所以,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引导人们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一个人只要爱读书、读好书,自然就会越来越“善读书”。所以,守护阅读的兴趣和品味是关键,要在营造阅读氛围的同时,把更多好书推介给广大读者。南京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世界文学之都”,一直是书香氤氲的。古往今来,南京与不少名书、名作、名文人有关联,在此定居或旅居的读书人比例不小,城市也一贯重视文化建设。昨天(19日),市委市政府举行的“十三五”成就看南京系列发布会第八场聚焦“文化发展”,披露了我市近年来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情况。日前,第二届南京市公共图书馆读者节收官,全市14家公共图书馆和25家高校图书馆还共同发起成立了南京文学之都图书馆联盟,用联合的力量,为优化城市人文环境、提升城市书香氛围做出南京尝试。
生活在南京,读书、读到好书的机会很多,期待未来,这一书香氛围越发浓郁,吸引更多读者见识更多好书,守住阅读的兴趣和品味——于个人,拥有“诗和远方”;于“文学之都”,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提供强大的文化引领力、凝聚力和软实力。
- 注意!孩子常刷短视频 阅读能力会下降2020.11.02
- 只因在手机上多看了那一眼 “偏好”算法带偏阅读2020.10.20
- 南京新文化名片引全国读者慕名而来!阅读融入生活,转角遇见书香2020.10.15
- “走读”南京 身临其境了解城市“文化地标” 2020.09.20
- 在田埂守望书香:农家女12年乡村阅读推广路2020.09.18
- 连续站上国际舞台 “世界最美的书”散发浓浓南京气质2020.09.11
- 阅文集团亮相2020上海书展 展现“未来阅读”无限可能2020.08.12
- 书香不散,阅读不止!第十届江苏书展南京分展场的精彩答卷2020.07.30
- “残障读者有声阅读基地”在宁成立 2020.07.27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阅读奇妙夜,赋予南京更多书香活力 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