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界最高奖揭晓 抗疫先锋集体获奖
8日,由中国工程院发起,被誉为“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的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名单在京揭晓。今年,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由核动力专家彭士禄获得,光华工程科技特别贡献奖颁发给了为抗疫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全体院士,另有39位专家因在各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而荣膺光华工程科技奖。
本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的获奖科学家们,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为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中国工程院核动力专家彭士禄获得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他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成功研制第一艘核潜艇、组织引进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指挥自主设计建造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为我国核潜艇实现从无有的历史性突破、第一座核电站技术路线确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核动力领域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钟南山、张伯礼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全体院士获得光华工程科技特别贡献奖,以此表彰医药卫生学部院士们为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这场艰巨的战役中,他们奋不顾身冲锋陷阵,在疾病诊疗、快速检测、应急预警、科普宣传、复工复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此外,还有机械工程专家蒋庄德、计量专家李天初、人工智能专家王海峰、特种功能金属材料专家周少雄等不同学科领域的39位专家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这些专家均以非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傲人成绩,为我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介绍,根据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提名要求,候选人需在重大工程设计、研制、建造、生产、运行、管理等方面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或在工程科学技术及工程管理领域有重要发现、发明,并有显著应用成效,或者是应用本人研究成果、发明创造,发展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成效特别显著者才可提名。今年,全国范围内共产生了296名有效候选人。
- 武汉七旬老人千里走单骑 来宁面谢援鄂医生2020.11.03
- “南京好人”李春红:106天坚守“疫”线2020.10.14
- 《在一起》有望登陆HBO 让世界回望中国抗疫时光2020.10.10
- 灵山北路东延西延工程年底完工缓解仙林大道高峰拥堵2020.10.10
- 打造智慧物流创新名城,南京打算这么做2020.09.29
- 武汉市民让景点,延续的是抗疫大爱2020.09.28
- 赴鄂征集抗疫档案 见证苏鄂“袍泽情” 2020.09.28
-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年完成营造林902.9万公顷2020.09.25
- 十个单元,绘就平民英雄群像2020.09.25
- 筑牢健康防线,织好公卫网络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