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楼式”宣传指导垃圾分类 大学生志愿者来助力
11月7日,来自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栖霞区尧化街道尧林仙居碧水苑小区进行了一场“扫楼式”的垃圾分类志愿活动。
“扫楼式”宣传指导 大学生志愿者来助力
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初期,宣传、督导非常必要,谁来进行这样的工作?除了街道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等,还需要强大的志愿者队伍。眼下,我市有2万名左右的志愿者正活跃在大街小巷。11月7日,来自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栖霞区尧化街道尧林仙居碧水苑小区进行了一场“扫楼式”的垃圾分类志愿活动。
捧着垃圾分类宣传页,冒婧婧、张钧劢等6名大学生在社区工作人员胡兰萍的带领下,“包干”了碧水苑小区29栋的宣传活动。“奶奶,我是垃圾分类志愿者小冒,今天我来告诉您怎么进行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包括……”推开1单元102室谢翠华家的门,冒婧婧很大方地说明来意后直奔主题。冒婧婧边说边俯下身子查看谢翠华家客厅正中央的垃圾桶,这是谢翠华准备投放“其他垃圾”的桶,但冒婧婧很快发现了“不对”——其中有橘子皮。“奶奶,橘子皮属于厨余垃圾,不应该投放到这里……”老人在指导下将橘子皮捡拾到厨房里的厨余垃圾桶中。
谢翠华家的厨房虽然不大,但一侧空余地方放了两个垃圾桶,“一个是厨余垃圾,一个是其他垃圾。”老人介绍,10月25日左右,小区开始撤桶并点,她家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垃圾分类。“过去单元门口放着两个大垃圾桶,走几步路就能扔垃圾,现在要走很长一段路。一开始觉得很不习惯,但差不多两三天时间就适应了。”谢翠华告诉记者,开始,有不少居民不适应,仍将垃圾直接放在单元楼门口,现在这种情况几乎没有了。“我家住一楼,两个大垃圾桶就在厨房窗口外,一到夏天,垃圾桶不仅异味重,窗户都不敢开,现在集中到垃圾房内,这样的烦恼就没有了。”谢翠华表示,垃圾分类其实一点不难,就是在厨房多备一个垃圾桶,将厨余垃圾分出来,然后每天丢垃圾多走几步路。“贵在坚持,你们也一样哦!”冒婧婧等离开时,谢翠华不忘嘱咐一句。
冒婧婧的同伴张钧劢有点紧张,下一户的宣传指导任务是他。推开居民家的门,小伙子认真地宣传起来。张钧劢告诉记者,前不久我市启动志愿者网络报名后,他和8名同学一起报了名,眼下的周末,他们有空就往外跑,在学校里也努力做好垃圾分类。
昨天,和冒婧婧、张钧劢一样走进尧林仙居碧水苑小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有近百名,他们6人一组,在社区或楼栋长的带领下进行“扫楼式”宣传。胡兰萍介绍,宣传、推进垃圾分类,社区面临着巨大压力,“平时8:30上班,最近每个社工7点多就到岗,这个时段是小区垃圾投放的高峰期,我们要在小区督查垃圾分类。下班时间则要延至晚上八九点。”胡兰萍表示,垃圾分类不仅需要志愿者等人的宣传引导,更需要居民的自愿和自觉。
南京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总队副总队长范国宇介绍,目前多达2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垃圾分类现场,这批志愿者由南京各区共同招募,主要是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工作者,年龄层偏大。前不久启动的2000名网络志愿者招募,吸引了1073名年轻志愿者。
-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街巷里见缝插针,老小区建起收集点—— 新思路破解“难办事”2020.11.07
- 近一个月 南京368名大学生捐献血小板2020.11.07
- 街巷里见缝插针,老小区建起收集点——新思路破解“难办事”2020.11.07
- 垃圾分类蹲点日记 | 节约收运时间,这里有妙招2020.11.03
- 江北新区:党建赋能垃圾分类 “红色大幕”拉开2020.11.03
- 玄武区:多元主体参与垃圾分类,环卫闭环清运2020.11.03
- 老两口轮值引导: “分得好的人越来越多” 2020.11.03
- 《条例》实施首日人大代表带头参与监督垃圾分类2020.11.02
- 居民小区“大考”首日 分得咋样?2020.11.02
- “试出来”的问题,“商量着”来破解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