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改革失误就是激励先行先试
□刘根生
南京日报日前刊发了《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有个指向特别值得关注:支持依法探索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措施。对改革探索中出现失误或者偏差,但符合国家、省规定条件的,不作负面评价,不追究决策失误责任。
改革开放40多年实践已充分证明: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宽容改革失误,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就是激励先行先试勇担当,优化营商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创造更多“别样的风景”。
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明确了“三个区分开来”: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实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区分开来。把宽容改革失误法制化,是创造性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原则。
顶层设计要落地,必须有基层探索来呼应。比如广州在《关于支持改革创新宽容失误的意见》中,把“宽容”适用内容具体分为:推进深化改革及相关试点工作;承担无先例探索性工作或科技创新;解决改革发展中疑难问题;推动转型发展项目建设。“免责”条件为:党纪国法没有明确禁止;符合充分论证等程序要求;没有谋取不正当利益。“一具体就深入。”把宽容改革失误法制化,“三个区分开来”就能在运行中发挥作用。
有句俗话:“多洗碗的打碗多”。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打碗就挨打挨罚”,至少有三种消极影响:一是“没有文件等文件,有了文件等经验,有了经验再看看”,在大谈机遇中丧失机遇。二是改革犹如“冰上开车”——轮子在转,车不往前走;三是“一试点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为了“只能成功,不能有误”,忽视问题,夸大效果,导致试点失真,没办法在更大范围复制。以此观之,宽容改革失误既是激励先行先试,也是用制度创新为深化改革更有实效清理障碍。
《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在北京发布,南京荣获“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称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0年版全球创新指数,南京排名第21位,而且是四年“四连跳”。背后则是南京自觉扛起为全国全省改革探路职责使命,“不见面审批”“证照分离”“多证合一”“集成改革”落地生根,“初创科技企业3年贡献返还、高收入科研人员政府奖励、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投入”等先行先试之举不断,创新政策“私人订制”特色鲜明。显而易见,越是勇于先行先试,营商环境越优,创新能力提升越快。宽容改革失误法制化,必将为南京注入新动能。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有三件事格外重要:改革、开放、创新!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勇于先行先试,需要落实到各级干部行动上。实践中还应明白,容错与纠错是“一体两翼”,及时纠错,失误就会成为财富。容错也绝不是容恶,时时处处都要干干净净干事。宽容改革失误有制度保障,各级干部敢闯善为,新的更大奇迹就会不断涌现。
- 好样的!南京“登记财产”领域营商环境全国领跑2020.10.30
- 南京“获得电力”便利度和稳定性位居全国前列2020.10.28
- 《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公开征求意见2020.10.27
-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19年减税降费达2.36万亿元2020.10.23
-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0.10.16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仅3个月 4.77万家新办企业完成公积金预开户2020.09.16
- 央地合力打造“升级版”营商环境2020.09.14
- 国际营商环境,江宁开发区入围全国十佳2020.09.11
- 南京上榜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2020.09.09
- 南京获评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