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开幕,防疫机器人等夺人眼球
10月23日,南航第九届“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开幕,73项年度最新创新作品角逐总额逾10万的奖金。
大学生在展示复合式高速无人直升机。 通讯员 王伟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摄
南航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开幕,防疫机器人等夺人眼球
四腿机器“小个子”,喷雾消杀“大能耐”
南报网讯 (通讯员 王伟 融媒体记者 谈洁 实习生 余心言) 替防疫工作者分担消杀重任,用色彩认知模式为盲人打开感知世界的“新窗口”……这些极具实用性的创新作品,都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10月23日,南航第九届“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开幕,73项年度最新创新作品角逐总额逾10万的奖金。
航天学院的梅宏、唐佳豪和王宁带来的“喷雾式防疫机器人”项目吸引了众多眼球。机器人自带“四条腿”,可以在主控机的控制下,替防疫工作者分担消杀工作。航天学院研究生王宁介绍,这款机器人花了他们一个多月时间完成,制作成本在3000元左右,虽然“个头”不大,但却有“小个子”的优势,一些大型设备不容易进入的角落,喷雾式防疫机器人都可以兼顾到。
机器人还自带了激光雷达建图、自主导航等功能,搭载喷雾消毒系统,能够对指定场所进行自主消毒。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主控机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指定其到某一地点展开消毒工作。“水箱中的水位也能实时监控,水位过低时,机器人会将水位报警信号发送给上位机,它也会根据自主导航系统返回,这样工作人员就能立刻采取行动,补充消毒液了。”王宁说。
艺术学院、机电学院和航天学院的同学们带来的另一个项目是“基于听触觉的盲人色彩识别装置设计”。“盲人的触觉比普通人更灵敏,在这基础上,我们有了设计的最初思路。”艺术学院19级研究生罗欣怡介绍,盲人由于视觉障碍,无法获得图像的轮廓、色彩等信息,无法对颜色产生心理认同。“我们希望通过装置设计帮助盲人进行色彩认知与学习,通过触觉让盲人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
“与一般科创比赛不同的是,我们要求学生要根据创意做出实物,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郑祥明介绍,本次“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吸引了100多项创新实验项目前来报名,最终选出了73项作品,它们将角逐总额逾10万的奖金。
- 全球半数工作5年内将由机器完成2020.10.22
- 秋冬季疫情风险是否加大?个人如何做好防护?2020.10.16
- 32台机器人舞蹈 “天印筑梦 科普智行”活动举行2020.10.09
- 紧绷防疫之弦假日经济稳步回升2020.10.03
- 国庆中秋假期 疫情常态化防控不可少2020.09.30
- 双节长假怎么过?收好“防护18问”2020.09.28
- “十一”黄金周票价降,防疫意识不能降2020.09.28
- SAP智能业务机器人创新大会举行2020.09.18
- 9月25日起,影院上座率调整为不超过75%2020.09.16
- 南京新研智能机器人亮相上海工博会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