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局已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4名
10月17日上午在南京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举行的南京白局保护十五周年成果展演上,扬子晚报记者获悉,经过各方努力,这项南京唯一古老曲种已从最初“濒临消亡”的状态,发展到目前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4名、老中青三代梯队已逐步建立。
南京白局有700多年历史,是以南京话为核心要素,以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为表现形式的南京地方特色说唱艺术。随着时代变迁和一些白局老艺人先后离世,南京白局一度濒临消亡。2006年以来,在政府部门和保护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南京白局列入非遗保护计划,并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淮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赵嵘介绍,这15年来,市、区政府以及文化部门、相关单位,不断加大了南京白局保护、传承人群培养、传习基地建设的力度,近两年还积极争取国家级项目补助资金百余万元用于保护传承工作,对南京白局传承人给予传承传习补贴。目前,南京白局已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4人,已逐步形成老、中、青三代传承梯队,是南京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群较多的一个项目。同时,先后建立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云锦研究所、秦淮区文化馆、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等南京白局传习基地,分别在南京艺术学院、南航艺术学院、南京审计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设立了南京白局传承社。
“秦淮区建立南京白局校际联盟”入选“2020年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实践案例”。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洪蕾介绍,南京白局校际联盟目前有1所职业学校、3所小学、2所幼儿园。“在这些学校中,有固定的南京白局老师,南京白局作为‘校本课程’纳入常规课表。”
- 引入传统书场,打造美食胜地 看博物馆解锁非遗传承2020.09.18
- 聆听先烈故事 抗战精神在中小学传承延续2020.09.04
- 缅怀革命先烈 抗战地标里红色基因代代传承2020.09.04
- 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他们用坚守传承抗疫精神 2020.08.20
- “六朝烙印”镌刻在“中国设计”传承中2020.08.03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南京四个项目入选省级乡土人才发展项目 2020.07.03
- 170件民间艺术作品展示“传承的力量”2020.05.29
- 传统手艺“出圈”,融入生活才是活态传承2020.05.28
- 全国政协委员盛小云建议:源头发力,培养更多非遗传承人2020.05.26
- 传承文明的努力,都值得尊重20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