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的冻原生态系统
在一些寒冷的地区,如北极,生存着长有厚重皮毛的动物和不畏严寒的植物。而说到在冰冷的环境中孕育生命,这就不得不提到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
什么是冻原生态系统?
冻原也叫苔原,指的是北极附近和温带山地树木线以上,生长着低矮植被和地下具永冻层的地带。冻原生态系统是由极地平原和高山苔原的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环境所组合成的综合体。
冻原生态系统的形成
根据植物化石资料记载,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在新生代第三纪之前属于喜暖性森林。但是由于第三纪末气候变冷、变干,这种森林逐渐被亚寒带针叶林取代。进入第四纪之后,气候持续变冷,这就为冻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冻原最早出现在东西伯利亚北部,这里受冰川覆盖的影响较小,生存着原始的北极植被。第四纪初期,冰期与间冰期不断交替,使得北极大陆冰盖周期性地向南扩张和收缩,冻原生物也持续向南迁移。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物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与高山上迁移下来的物种结合;有些物种则被自然淘汰,彻底消失。等到冰川退却时,某些幸存的物种将会北移;另外一些则会退到山上,存活下来,成为山地冻原的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冻原带北部的形成时间比整个冻原带还晚。这是因为北部地区长期被冰川覆盖,直到冰后期,冰川退缩后,才逐渐形成冻原带。
冻原生态系统的类型
冻原生态系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分布在北极平原地区,被称为平地冻原或极地冻原;另一种分布在山地顶部,被称为山地冻原。山地冻原其实是平地冻原在山地的变型。
冻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非常严酷,总的特点是气候严寒,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也不超过10℃;植物生长期短,一般不超过两个月;年降水量少,但降水次数多,由于气温低、蒸发少,所以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永冻层距离地面很近,即使是夏季,土壤也只能解冻到地下15至20厘米处。冻原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森林绝迹,但是在过渡地带,也有些小片的森林,我们称之为森林冻原。
由于气候异常寒冷,冻原生态系统的植物非常贫乏,如北极冻原的植被主要是地衣和苔藓。植物稀少导致动物缺乏食物来源,因此冻原生态系统的动物也十分稀少。在酷寒的地带,只有具备强大的生存能力,才能拥有生命存活的一席之地。
本文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一级教师王和意进行科学性把关。
- 打造差评“好生态”,双管齐下很必要2020.09.28
- 破解水处理“卡脖子”问题 南京环保企业创新技术补短板2020.09.28
- 绿道强化生态品质 街区彰显文化内涵 2020.09.28
- 极危植物“北京无喙兰”现身 见证北京生态环境向好2020.09.27
- 江苏发布13市1-8月环境状况 南京拿了两项第一2020.09.20
- 全国空气质量改善 蓝天保卫战,这个秋冬季很关键2020.09.18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全国首个“国际慢城”走过10年 蓝溪村:守着好生态 过上好日子2020.09.13
- 全国首个“国际慢城”走过10年2020.09.13
- 越野不能变撒野2020.09.09
- 修复生态旧“伤疤” 秀美青山展露新颜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