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专业,是否该将兴趣放在首位?
近日,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度冲上热搜榜,引发关注。网友纷纷送上祝福:自己热爱就好,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但也有网友疑惑,称考古学很冷门,就业狭窄。女孩回应称,她是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以及未来规划的考虑,选择了考古专业,以后会读研深造,做考古研究。
与这位女孩一样,处于志愿填报阶段,高三学生都面临着选择专业的问题。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如她这般幸运,可以找到感兴趣的领域。如果就业前景与自己的兴趣发生冲突,到底是该顺从趋势还是听从内心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每个人的想法不尽相同,也无法评说对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钟芳蓉对于兴趣的坚守,可贵而又可敬。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提到的兴趣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经过一定时间考验后沉淀下来的热情。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众多名家学者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不畏“坐冷板凳”的苦,数十年如一日潜心钻研,择一事终一生。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假设没有兴趣作为动力,没有志向作为鞭策,谁能忍受住孤独并继续在看不到尽头的道路上前行?
正如同冷门专业,大多数家长不会同意自己的孩子报考。因为在前方,不知道等待着的是深渊,还是坦途。未知总是令人恐惧,但如果有兴趣做明灯,那么整个探索的过程将会妙趣横生。
大学是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段时光,也应该是每一位学子找寻到社会角色的阶段。我们要期待更多的“钟芳蓉”,在兴趣的引领下,推开冷门抑或热门专业的大门,收获一份满意的结果。
青春贵在尝试,坚守兴趣或许会迎来一个坎坷的人生,但起码不会留下遗憾。也许现实会给这些准大一新生们重重的一击,也许他们会发现专业学习与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但毕竟本科专业并不能限定住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下定决心,有兴趣从事某项工作,为何不抓住机会去走近它呢?
- @高三毕业生,送你一份“新基建”专业报考小贴士!2020.07.09
- 高校专业细分是趋势 但“细中有综”才是本事2020.06.19
- 有温度的护理:始于主动 基于专业 终于满意2020.05.12
- 互联网+护理服务手机一键下单,“网约护士”上门2020.04.10
- 袁娅维助阵《新声请指教》 夸赞黄霄雲演唱专业2020.04.07
- 《声临其境》谋求专业性和趣味性的平衡2020.04.01
- 首个区块链本科专业来了,既教知识也教实操2020.03.27
- 复岗复工后 对工作提不起兴趣怎么办2020.03.18
- 多校艺考调整 部分专业取消专业考试2020.03.16
- 过年回家如何跟亲戚解释你的专业?202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