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公共服务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2019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60个监测城市中,南京以87.74分(百分制)的测评成绩位居首位,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排名第一。
城市公共服务质量事关民生改善和营商环境优化,得分越高,说明公众对政府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越满意。本次监测范围涵盖公共教育、公共就业、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生态环境、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养老服务、政务服务12个领域,南京在这12个领域的得分全部高于全国平均分。
大环境是不是越来越好,要有对比才看得出来。数十年生活于斯的南京人能感受到,今朝与往昔“纵向”相比,出行、办事都更方便了,河道变清了,小区环境变好了……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琐事中,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至于“横向比较”,不妨问问选择在宁安家的外地企业。
去年,拜腾汽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德国友人戴雷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到,公司南京总部在接待前来参观的德国政府和机构代表时,他们总会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在德国做这件事?戴雷说,拜腾创业之初,地方政府就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经营情况、发展规划,鼓励他们坚定电动化、智能化的战略方向;面对企业发展的难题,政企一道研究解决办法。这种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的精神,深深感动着他,也支撑他迈过了创业路上的一个个难关。
无论是营商环境优化还是民生改善,大环境、总体感受的趋好,都是由无数细分小项的增势积累出来的。针对这些细分小项,只有用上“绣花功夫”,才能把力气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南京多年来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懈努力,不停地“绣花”,才有去年的成绩,而南京并未止步于此。市委市政府把今年确定为“企业服务年”,还把每月18日设为企业家服务日,让市领导与企业家们面对面、零距离对话;在民生方面,我市以“六稳”“六保”为抓手,也已定下一系列目标明确的重点任务。
在不考虑横向和纵向对比时,只看当下,公众对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的主观感受通常存在“木桶效应”,对好的感觉不明显,对不好的印象深刻,短板很容易影响到整体评价。在精益求精的路上,也得把力量精准投放在那些相对的短板上,以百姓心为心,准确把握民生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特别是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中突出的公共服务问题,逐个解决“失分点”,通过更多“细分小项”的显著改进,扎实、稳步提升南京公共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营商环境如空气,冷暖变化企业知。城市发展到现在,公共服务水平达到当前程度,再想进步必然要靠精细化,改进每一件“小事”都是精细活儿。今天的锦绣生活是“绣花功夫”绣出来的,接下来,还得继续用心、用情、用“绣花功夫”,让南京人的生活图景和在宁企业的发展环境,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 央媒看南京│“南京设计之旅”地图里的创意生活2020.08.21
- 南京明天有望暂时退出“高温群聊”2020.08.21
- 乞巧、乞爱、巧食……七夕,南京人拥有的不仅是爱情老南京的多彩七夕节俗 2020.08.21
- “市民学堂”溧水分讲堂成立 2020.08.21
- 2020南京文化艺术节闭幕2020.08.21
- 年底前南京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2020.08.20
- 注意!南京轮渡三条航线恢复运营 2020.08.20
- 南京片区:双轮驱动,跑出创新“加速度”2020.08.20
- 南京五十名同志荣获“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工作者”称号 2020.08.20
- 《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今起实施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