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市场经济的法权基础
民法典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的目的定位,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大逻辑的必然。民法典之所以得到各个方面的期待和支持,原因之一在于它对于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的追求。民法典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立法完善工程的一部分,直接服务于作为其前提的全面深化改革需求。从背景上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改革开放的姐妹篇,前者紧接着后者提出来,二者密不可分,互为依存。
民法典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的定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明显演化为一项艰巨的新的市场法制化任务,就是如何通过自身的编纂和相应革新,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提供充沛的民法基本制度供给。为了加强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民法典在推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特别是作为重点攻关领域的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具体来说,就是要强化民法在资源配置上的规则覆盖的广度和力度,不仅将更加重要和更加广泛的资源纳入民法之下,还要确保真正用市场化的法律方式去配置。这个要求实现很不容易,因为它与既有的政经体制的关系复杂,不易把握对于民法典编纂是极大的挑战,其他国家甚至没有这种先例和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 龙卫球
- “父母经济帮助子女应偿还”判案的普法价值2020.06.22
- 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份我国经济运行秩序重回正轨2020.06.16
- “中国引擎”为提振世界经济持续发力2020.06.16
-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亮点凸显2020.06.15
- 护航夜间经济 守护城市平安2020.06.14
- 总部经济带来“红利”,无锡高新区总部经济攀向价值链高端2020.06.11
- 除了离婚冷静期 婚姻家庭编还有这些亮点你了解吗?2020.06.11
- 复苏加速 江苏市场主体大增34.2%2020.06.11
- 卫星发现多个信号:长三角经济破“疫”前行2020.06.10
- 以民法典实施提升“中国之治”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