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技术超前:定位施肥凭数据,无人收获机收夏粮
定位施肥凭数据,无人收获机收夏粮
南农技术真超前 利用北斗来种田
南报网讯 (通讯员 许天颖 曹强 融媒体记者 谈洁) 麦田里,无人驾驶的小麦收获机一边智能“吞”麦、一边精确“吐”粒。6月4日,一场智慧农业精准助力夏粮丰收的现场观摩会在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田间忙碌的正是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领衔研发的“北斗导航支持下的小麦无人收获技术”。
作为2019年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北斗导航支持下的智慧麦作技术”主要包括北斗导航支持下的小麦无人播种收获技术、无人机支持下的小麦精确施肥喷药技术以及物联网支持下小麦智慧灌溉技术。
“以往判断苗情的老办法是看天、看地、看庄稼,依靠田里看、经验断,这种靠一个技术人员下田从点上看苗情的传统办法,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局限,往往也会有很大的主观性误差。”南农智慧农业研究院副院长田永超教授介绍,他们所做的就是要实现农业信息获取的立体化感知,即通过集成卫星遥感、无人机、田间物联网传感器等遍布于天上和田间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传输、获取数据,对苗情生长状况、空气温湿度、土壤养分墒情等技术指标进行采集分析,定量、全面、立体化地精确描绘判断作物生长状态。再根据这些数据开具种、肥、水、药的“细方子”,最后,再通过北斗定位、智能化的农业机械精准地进行施肥、作业。无人收割机在收割同时,还可进行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水分的在线实时检测。
据悉,目前,天空地立体化苗情诊断技术、无人机支持下的作物精确机喷药技术、基于物联网的灌溉技术等单项技术趋于成熟,已在全国主要麦作区大规模应用,小麦无人播种收获技术已初具雏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有望在近年内实现广泛应用。
- 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主体结构封顶2020.05.30
- “天琴一号”完成在轨技术验证 结果优于任务目标2020.05.21
- 逛农博馆看绵延千年的稻作文化 2020.05.19
- 攻克世界级技术难题 “江苏造”助力“长五B”升空2020.05.09
- 助推“四新”行动 玄武区总工会举办职工技术大比武2020.05.02
- “云”上旅游:借助VR等技术 足不出户拥有“诗和远方”2020.04.29
- 当好“顶梁柱” 做好“压舱石”2020.04.26
- 十年变三年 分子技术快速选出“新”苹果2020.04.13
- 厉害了!700年前的南京砖窑技术影响至今!2020.04.10
- 健康码也需“全国一盘棋”20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