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项目入选江苏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奖和提名奖
据悉,此次我市有鼓楼区锻造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等3个创新项目入选,数量上全省最多,体现出南京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江苏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奖和提名奖揭晓
南京三项目入选 全省最多
南报网讯 (融媒体记者 马道军)日前,省民政厅正式向社会公布了2018—2019年度江苏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奖和提名奖名单。据悉,此次我市有鼓楼区锻造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等3个创新项目入选,数量上全省最多,体现出南京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去年12月,省民政厅启动了2018—2019年度江苏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申报评选工作,参评社区治理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示范性,可复制、可推广,且至少经过两年以上周期的实践检验,得到所在地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经踊跃申报、初步推荐、专家评选、审核等工作环节,我市鼓楼区锻造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等10项成果获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奖,我市江宁区“五化五买”街道购买社会服务工作机制、栖霞区尧化街道“五化融合”突破治理“瓶颈”等10项成果获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提名奖。
鼓楼区“锻造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创新做法:一是建立一套体系,增强职业认同。先后出台加强城市基层党建“1+2”系列文件、社区治理“1+5”系列文件及职业体系建设“十项举措”,从制度层面对社工管理、薪酬落实、绩效考核、全科社工认定等予以明确。二是搭建两个平台,增强职业自信。搭建职业发展平台,选拔优秀社区书记享受事业单位薪酬待遇,加大定向招录公务员力度;搭建职业教育平台,建立“三位一体”职业化培训体系。三是优化三条路径,增强职业荣誉。精准培育锻炼,实施“双挂双促”行动;鼓励创优创新,支持社工参加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坚持正向激励,实施“红星计划”、开展“鼓楼新时代先锋”行动,评选社区书记、主任“双十佳”。四是健全四项机制,增强职业归属。健全资格认证机制,首创社区党务工作者资格认证;健全薪酬保障机制,每年投入9200多万元支持职业体系建设;健全管理考评机制,建立群众评判机制,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健全关心关爱机制,开展社工心理健康咨询、情绪疏导,投放智能机器人“鼓宝”开展服务。
江宁区建立健全街道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五化五买”工作机制,以“制度化推进机制、社会化支持网络、项目化运营模式、标准化评审规则、智能化监管系统”为创新举措,着力构建“买得起、买得到、买得好、买得准、买得值”的良好工作格局。
栖霞区尧化街道则深入贯彻治理现代化理念,紧扣“放管服”改革,以“全科化、智能化、社会化、标准化、集成化”五化融合为抓手,从六大类十个方面入手,推动改革创新由“零散式”向“集成式”迈进,进一步破解基层社会治理的瓶颈问题。
- “五一”出游需求旺盛 考验疫情下社会治理能力2020.04.29
- 筑牢“保护墙”,激发创新力2020.04.27
- 一季度看“六稳”:迎难而上 稳住外贸基本盘 创新业态+精准服务 江苏进出口明显复苏2020.04.27
- 保基层运转就是保社会稳定有序2020.04.26
- 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 江苏科技厅出台18项“硬”举措2020.04.25
- 全国最多!一季度江苏新建并使用5G基站7302个2020.04.25
- 保护创新创作,南京探索独具特色版权保护模式2020.04.24
- 专利申请量跃升世界第一 中国创新潜力振奋人心2020.04.20
- 玄武:打破“楚河汉界”走向“跨区共治” 2020.04.13
- 形成14个主题菜单供“点课” 建邺冬训创新更走“心”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