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当心“三年级现象”
每到假期,因多动症问题就诊的儿童约比平时增加五成,而这些孩子中超过半数是三年级学生。
三年级最容易暴露多动症。多动症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任性冲动、自控能力差、精细动作不协调、学习困难,尤其是成绩变差,三年级是个分水岭,家长会明显感觉孩子症状逐渐加重等。其实这些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有明显症状,只是很多家长并未意识到。到了三四年级学习要求明显拔高,孩子自控能力差很难跟上,这才出现“三年级现象”。
还有些家长认为,“小调皮”就是多动症,其实不然。好动的孩子是听劝的,一旦被说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多动症儿童则不能;调皮的孩子在严肃陌生的环境中能不吵闹,多动症孩子则做不到。
多动症不可能“长大自己好”。很多家长认为,多动是孩子在特定年龄阶段的正常表现,随着年龄增长会不治而愈,其实多动症症状70%会延续到青少年,30%~50%将带到成年,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在疗效和预后上有显著差异。目前医学界一致的看法是:及早发现,及早综合治疗。
多动症孩子在学龄前期的一些早期表现,比如不会按照老师要求行事,易兴奋,不守纪律,喜欢对抗;不能专心玩一个玩具、看一本书。不按照游戏规则进行,随心所欲,不与人合作。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不午睡,家长觉得孩子精力异常旺盛,像个小马达等。
多动症还有两大典型症状: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观察孩子是否存在以下一些现象:常常忽视小节、粗心犯错;难以维持注意力;难以与人交流(心不在焉);无法按指令做事;组织协调能力差;经常丢三落四;容易受外界刺激分心;爱丢东西;擅自离开座位;不分场合四处跑动和攀爬;很难安静地游戏或参加活动;言语过多;别人话没说完他就抢着说,不按顺序做事,常常干扰和打断别人。
多动症是由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大脑功能异常,必须进行综合治疗。可采用个体化心理咨询辅导、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学习能力训练、感统/平衡训练、家长课堂、团体游戏治疗、沙盘疗法、必要时药物配合的综合疗育。通过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给孩子合理的期望值,创造一个健康、轻松、合理的成长空间,多动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 在实践中进步 南农学生田间当起“小老师”2020.04.09
- 不好动也可能是“多动症”2020.04.08
- “非遗云课堂”让非遗技艺走近学生 扫码进“课堂”2020.04.02
- 江苏学生资助绩效评价方式有新变化2020.04.02
- 教育部:复课后,教室内上课必须戴口罩!2020.03.31
- 初三高三学生看过来,陶老师开了讲座和你谈谈心!2020.03.29
- 贵州锦屏县199名学生治愈出院 初查:因水源致病2020.03.28
- 中学模拟开学这样做 桌椅拉开距离学生分散就餐2020.03.25
- “停课不停助”:江苏高校共铸学生资助兜底防线2020.03.22
- 2.65亿学生在线上课 “公测期”后在线教育会继续火吗?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