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绿色扶贫 拓宽脱贫路径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阜城街道围绕“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胜脱贫攻坚战”和“我们手搀手,小康路上一起走”的目标,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尊重建档立卡户意愿的基础上,利用十里风光带朝阳路沿路、沿河建设11公里长的林果经济带,打造绿色扶贫基地。出台了《绿色扶贫工作方案》,与村及建档立卡户三方签订《绿色扶贫协议》,通过定向派送果树,精心培植脱贫致富的“摇钱树”,拓宽了帮扶路径,增加了集体积累。
因地制宜,搭建帮扶平台
阜城街道利用十里风光带朝阳路、朝阳河沿线建立了果林栽植基地。该基地涉及东片区城东、新港、方黄、杜庄4个连片农业村,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451户。该基地占地(堆堤)面积260亩,由街道作为投资主体,共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统一栽植20000多株优质果树。树种选择了“适地适树、规格较大、见效要快”的原则进行科学选择。主要包括梨树、桃树、苹果树、柿子树四个果树品种。按照“三统一、一保底”,即:统一栽植、统一管护、统一销售,收益保底的帮扶模式,每户10株,每年每株收益不少于200元。通过绿色扶贫,451户建档立卡户每年稳定增收2000元以上,街道脱贫最薄弱的区域—东片区4个纯农业村建档立卡户脱贫拓宽了渠道,搭建了致富平台。
精准施策,细化对接到户
实行“三权”分离。即扶贫果树所有权归街道,生产管护权归所在村,建档立卡户享有收益权。按照每户10株的标准,统一挂牌,定量定位分树到户。同时,街道、村委会与建档立卡户农户签订一式三方绿色扶贫协议,明确街道、村委会、建档立卡户三方在帮扶过程中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细化“三统一”要求。基地所涉及村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绿色扶贫实施细则,包括农户的名册、果树的品种,集中栽植的地块、亩数、品种、规格、数量、标牌,统一栽植、统一管护、统一销售的责任制落实等,形成“一图、一表、一协议”,包干到村。对无劳力户、外出务工户和病残户,采取委托亲友、结对帮扶党员干部或村组干部代为管理,责任到人。落实土地流转租金,用于绿色扶贫基地建设的土地流转租金由街道负担。同时,街道按照每株果树每年15元的标准补助到村,用作生产管护费用。明确“一保底”标准。从2018年开始,每株果树保底受益200元,每年测算一次,果树当年产出收益的差额部分由街道绿色扶贫专项资金补足。其中,低收入农户对所分配的果树(所产果品)可以自己消费以改善生活质量。低收入农户脱贫后,继续享有所分得果树的收益权3年。随着果树长大,收益增多,收益不再保底,但无劳力户继续享有收益权。
常态推进,提高幸福指数
街道通过建立绿色扶贫基地,开展绿色扶贫,坚持常态推进,使纯农业村建档立卡户增加一条持续稳定的增收路径。基地所在地的利用分树到户剩下的果树壮大集体经济,随着果树逐年长大,收入将逐年增高。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到扶贫基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得感、自豪感明显增强,既扶贫又扶志,从而提振了建档立卡户脱贫奔小康信心和决心。新港村村民闻兵因为老伴身患重病,导致家庭贫困,日子过的很紧张,村里得知这一情况后,就将村里十里风光带沿堆的八亩果树和十亩水面让他维护保养,不收任何费用,帮助他脱贫致富。他说“近二三年来,他的果树每年收入在2000-3000元,利用10亩水塘用来养鱼,每年收入2000-3000元,这两项每年收入达6千多元。”随着以后逐步加大管理,果林和鱼塘的效益会越来越高,闻兵对未来充满信心。
- 小康的声音①│南京最后一个脱贫村:村子“靓”了 人心也“亮”了2020.04.08
- 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0.04.08
- 绿色祭扫让清明节更清净更文明2020.04.07
- 促消费别放松“绿色”这根弦2020.04.04
- 南京浦口区纪委监委:下沉一线监督 保障脱贫攻坚2020.03.30
- 电视剧行业有序复工复产 抗疫脱贫为今年重点题材2020.03.28
- “2个100%”脱贫摘帽 “4个实在”攻城拔寨 真正做到小康路上一户不少、一人不落2020.03.27
- 精准脱贫攻坚战,南京特别设立两个分会场2020.03.26
- 广西柳州:螺蛳粉助脱贫2020.03.18
- 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 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会议传达娄勤俭吴政隆要求 任振鹤出席20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