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32名来宁特训的墨竹大学生全部就业
南报网讯 15人入职江苏启安建设集团、4人入职昂彼得堡能源集团有限公司、4人自主创业……为促进东西部地区的观念互通、互动,32名墨竹大学生去年11月8日来宁参加“格桑花开·墨竹大学生就业创业特训营”。记者获悉,经过4个月的培训、见习,32名大学生已全部实现就业。
西藏墨竹工卡县是南京对口支援县,特训营是首届“南京墨竹一家亲格桑茉莉共芬芳——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落地活动之一。
据介绍,经过多年努力,墨竹已经脱贫摘帽,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一些思想观念与内地还有一定的差距和差异。如何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特训营旨在借助南京援藏力量,以智志双扶的理念,用柔性的方式援藏,帮助墨竹工卡县大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和解决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带动和促进创业。
特训营实行“1+3+N”培训方式,即1个月集中培训、3个月企业见习,学习N项本领、实现N种就业。集训课程分为自我发现、营销演讲、绩效管理、商业模式等模块,期间还穿插了互动交流、参观见学等。
“我们为每位学员选定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岗位实习辅导老师,全程实行‘一对一’指导、‘面对面’帮带,”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开发和流动管理处二级调研员王新军介绍,3个月的见习岗位,他们安排了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宁易购等不同类型的企业,目的就是让学员们多见识、多尝试。
经过4个月的特训,目前,32名学员已全部实现了就业创业愿望,其中,21名学员被省内、南京等地相关企业录用,4名自主创业、7名在拉萨、墨竹就业。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精准地找到了自己目标。”特训营班长顿珠次仁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对经商感兴趣的他一直苦于找不到方向,“经过培训,我不仅学习到了许多关于创业就业的知识,也开拓了见识。”他决定和特训营同学土旦平措开一个创业管理公司,帮助和当地的大学生就业,“公司目前正在筹备,所有程序预计下周就可以完成。”
曾在南京上大学的金巴次仁签约的是明发连锁酒店。“我的专业是手语翻译,在酒店工作应该能学有所用。”提起4个月的特训,金巴次仁很有感触,“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位老师向我们介绍的‘天使法则’,如何和老板、和同事打交道,对我很有启发。”他说,选择在南京工作,一是因为对南京有感情,二也是觉得南京机会很多,可以学习到的东西很多,“我的专业比较窄,我还希望在工作过程中多学点其他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南报融媒体记者 谈洁
- 高校因疫情推迟开学,宿管阿姨们“在线接单”提供帮助2020.04.01
- 好消息!5.5万个岗位助退役军人就业2020.04.01
- 疫情下不敢太“挑”?部分高校毕业生签约率比同期高2020.03.31
- 16个新职业,你都知道吗?2020.03.30
- @高校毕业生,这些举措助你就业2020.03.30
- 超八成大学生期待“空中招聘”成常态2020.03.30
- 选准“产业牌” 六合苏陕协作助力山阳“拔穷根”2020.03.27
- 南京市总工会启动线上招聘活动 提供5000多个就业岗位2020.03.27
- 泰州精准帮扶稳就业,直播招聘不停歇,稳岗补贴更给力2020.03.25
- 高校发开学预通知!大学生先别着急买火车票…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