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秦淮搭建文明追思平台 居民深情“对话”逝去亲人
秦淮搭建文明追思平台
居民深情“对话”逝去亲人
4月1日,在秦淮区棉鞋营、春天家园等社区,该区民政部门为市民搭建一个文明追思平台《春日心语》,让更多市民面对镜头,诉说自己对亲人的思念、遗憾、感恩或愧疚。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段仁虎摄
南报网讯 (融媒体记者 马道军) 4月1日,秦淮区民政局在郑和公园、窨子山、秦淮河畔举办了三场特殊的追思会,秦淮区棉鞋营、春天家园、扇骨里等十多个社区25名居民以“春日心语”形式,深情“对话”逝去的亲人。
今年清明,赶上疫情特殊时期,根据管控要求,原定自述形式的“心语亭”取消,改为“春日心语”。“春日心语”是在空旷场地设置简易“心语亭”,参与者以自述的方式呈现。
“父亲去世得早,母亲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省吃俭用供我们读书,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成才……”在郑和公园,60多岁的袁女士哽咽着说,2018年,母亲突发脑梗,她当时正在香港演出,没有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留下深深的遗憾。
今年58岁的丁双香,去年女儿因病去世。当天,在秦淮河畔,她拿着女儿的照片,深情回忆与女儿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女儿梅花生前很孝顺,经常买衣服给我穿。女儿临走的时候,最不放心的是我和她的女儿,叮嘱我要照顾自己和她的女儿……”丁双香诉说着,泪流满面。
当天,秦淮区25名市民共同追忆与逝去亲人曾经在一起的幸福时光,用追思感悟生命、把握幸福。每场一个多小时的追思结束,参与者都希望这样的追思会每年清明都办,多一些这样的清新之作,才是现代的生命礼仪。
追思逝者,祭奠故人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秦淮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秦淮区为市民搭建一个文明追思平台“春日心语”,希望让更多市民面对镜头,诉说自己对亲人的思念、遗憾、感恩或愧疚,引导市民从单纯的物质祭奠转为精神祭奠,更多地关注对生命的反思,对已逝亲友优秀品质的传承。
- 秦淮搭建文明追思平台 居民深情“对话”逝去亲人2020.04.02
- 注意,清明期间南京这些路段将交通管控!2020.04.02
- 405万!长三角铁路清明小长假客流预计环比增155%2020.04.01
- 注意,这些路段将交通管控!2020.04.01
- 清明万物鲜 清明虾好吃过猪油渣2020.04.01
- 清明祭扫重在“心到”2020.04.01
- 今晚仍有雨,明起,都是晴天!气温回升……2020.03.31
- 线上清明祭 | 教你折朵紫金草,折进深深思念和祈愿2020.03.31
- 南京交警发布清明祭扫出行提醒,必看!2020.03.31
- 江苏清明小长假公路流量将高位运行 预计这14个路段车多缓行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