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区疾控中心党员带头冲在一线筑起抗击疫情“钢铁防线”
玄武区疾控中心党员带头冲在一线筑起抗击疫情“钢铁防线”
白天,工作人员行色匆匆;深夜,办公楼依旧灯火通明……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玄武区疾控中心的党员们齐心协力,筑起一道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钢铁防线”。
吹起“集结号”:我是党员我带头
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家家户户沉浸在迎新年的喜悦中。玄武区疾控中心办公楼内,24名工作人员仍在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忙碌着,与日常普通工作日并无区别——他们是战斗在防控一线的疾控先锋。
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玄武区疾控中心第一时间组建了工作专班,24名同志按职责分工,分成了现场流调、采样送样、消杀、信息、后勤保障等5个工作组。专班成立后,同志们面对党旗,再一次重温了入党誓言。
疾控中心24名工作人员中,有22名是党员。“我是党员我带头”,不仅是他们的“集结号”,也是他们的“座右铭”。“虽无缘感受阖家团圆的温情,却感受到了战斗的激情!”疾控中心党员一致表示。
“大家都在,信心就在!”
连日来,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田秀梅一直奔走在防疫最前线,“这次是场恶战,大家要保持斗志,有什么困难向我反映!”连续数十个小时高强度工作后,田秀梅说话的声音依然铿锵有力。
2019年12月底,田秀梅关注到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凭着当年参加过“非典”防控的经验和职业敏感性,她早早取消了随家人回老家过年的计划,满怀歉意地把爱人和孩子送上飞机,她说:“我是一名疾控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我必须留下。”
随着疫情蔓延,田秀梅临危受命,担任区疾控中心疫情防控工作的总指挥。白天,她奔走在省市区防控工作部署和突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回到办公室又开始马不停蹄地整理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完善技术指导意见书,和专家探讨防控最新方案,连续数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
在她的带领下,疾控中心党员第一时间全部回到岗位,有的主动放弃了出国行程,一头扎进工作;有的虽已提前返回老家,接到通知随即返宁。困了来杯咖啡,饿了啃口面包,累了就在工作椅上靠一靠,大家深知,疫情就是命令,要控制疫情扩散必须争分夺秒。大家表示:“虽然累,但大家都在,信心就在!”
疫情不灭,我们不退!
采样送样组直接面对患者,需要第一时间把病毒含量极高的污染物标本送到指定实验室。为及时获取病人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他们随时待命,最多一天往返采样现场和实验室之间15人次。“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高菲菲是采样送样组的一名业务骨干。春节期间,她把年幼的女儿托付给父母,义无反顾地投身防疫工作。每次出勤,她都要穿上厚重的、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上面罩、护目镜、双层手套,常常一穿就是好几个小时,非常不舒服。但她仍以精准的专业素质、高度的专注力完成好每一步采样操作。
在这些疾控战士眼里,没有上下班,疫情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在。钱海峰是中心检验科科长,作为采样送样组的主力和支部为数不多的男同志,他自加压力,主动承担更多更重任务,最多一天连续出勤7次。做好采样工作的同时,还兼顾采集对象的心理安抚和防护指导,经常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他总想着让其他同志多休息一会儿,即使不是他的排班,也经常24小时守在单位。儿子10岁生日那天,他录了一段“战斗视频”作为特殊的生日礼物送给儿子,他说,对孩子成长而言,没有什么比言传身教更有力量。
采样送样组组长周才金是疾控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已从事卫检工作数十年,从年前采出玄武区第一例阳性病例样本起,他就不曾回过家;组员李念婷、陈岚、朱惠瑶等几个“90”后,经常深夜接令,站在寒风凛冽的发热门诊前等样;组员刘蔚顾不上生病的女儿,一连数日坚守在岗位上。
2020年春节,对疾控人而言,是保障、是坚守,更是战斗。疾控中心党员践行着使命担当:“以保护群众生命安全为己任,疫情不灭,我们不退!”
- 市发改委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五个一线”抗疫情保发展2020.03.16
- 雨花台区:吹响联盟“集结号” 发布防疫“动员令” 2020.03.14
- 全市党组织党员主动靠前服务,为复工复产保驾护航2020.03.11
- 党员结对,一人包一户隔离期社区工作者不离不弃2020.03.10
- “三八”节到防疫一线值守让社区的姐妹休息一天2020.03.09
-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南京“疾控人” 战“疫”突击队2020.03.06
- 秦淮区教育系统党员积极投身抗疫战争2020.03.05
-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2020.03.05
- 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潘朝敏:冲锋防疫一线 彰显党员本色 2020.03.01
- 奔赴一线“报喜不报忧” 亲友如相问一切都安好20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