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苏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驰援武汉 37人组成移动“小型医院”
2月3日晚,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和省卫生健康委的紧急通知,江苏省人民医院按要求组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于2月4日下午启程奔赴武汉,参加当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救治工作。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摄
江苏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驰援武汉
37名队员3辆应急车组成移动“小型医院”
南报网讯 2月4日16时43分,搭乘着由江苏省人民医院组建的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医护人员的G1176次高铁准点从南京南站出发。这些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参加当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救治工作。此外,救援队还有驾驶员驾驶多功能救援保障一体车、医技保障车和医疗物资运输车,同天开赴武汉。
相当于派去一座“小型医院”
2月3日晚,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和省卫生健康委的紧急通知,江苏省人民医院按要求立即组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据了解,此次出征的37名队员分别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多个临床科室和部门。
“医护人员中,超过一半人原来就是国家紧急救援队的队员。2月3日下午5点紧急集合,大家都踊跃报名去武汉。”国家紧急救援队成员、此次救援队副队长左祥荣告诉记者,队员训练有素专业能力强,平时会针对突发事故进行训练,还参加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和盐城龙卷风事件的救援,有很丰富的应战经验。此次救援队的队长陈旭锋是江苏省医疗卫生先进人物,曾被评为感动江苏十大人物,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也是ecmo(体外膜肺氧合)救治方面的专家。
除了各科室医护人员外,应急车送去的还有各种必需医疗设备,如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医用离心机、心电图机、紫外消毒车、监护仪、B超、移动DR等,加上药物,可以说此次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就是一个移动的“小型医院”。
最暖发型师赶来为勇士免费理发
时间紧、任务重,不少医疗队员刚刚交接完手头的工作、收拾完必要的行李就将踏上抗击疫情的征程,但是有个问题却迫切需要解决——将头发剪短。陈旭锋主任医师表示,目前武汉抗击疫情的形势十分严峻,在开展医疗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穿防护服、戴防护帽和防护镜等,将整个身体完全保护,绝不能露出一根头发,一寸皮肤。剪短头发既是为了降低职业暴露,更是为了便捷开展工作,更加高效、快速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
但是目前理发店还没营业,到哪里理发呢?巧的是,大年初一已奔赴武汉的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的护士张方圆在群里,而她的表姐聂微微是一名发型师。张方圆将这一情况告诉了表姐,聂微微立即表示她和同事一起来。“这场疫情来得太快,之前每天看着微信、电视新闻,有时看到妹妹和广大医护人员奋不顾身辛勤工作的身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聂微微说,虽然不能前往一线,也一直希望为社会多做点事情。
一幕幕场景令人感动
剪发中,一些救援队员的“壮举”更让聂微微感动不已。
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门诊的护士王梦兰,小学六年级后就再也没剪过头发,现在已长发及腰。对着镜子看着自己年前刚做的美丽长发被剪去,虽然心中有几许不舍,但更多的是坚定。“这时候就是要全力以赴做好疫情抗击工作。再说头发短了还能长。”王梦兰的行李中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还有几包成人纸尿裤。王梦兰说,前方物资紧张,防护服得紧着用,能不脱就不脱。
放射科的技师高松是一名95后,他将头发剃成了板寸。高松说,2月3日晚上接到通知后,立即报了名。随后他给父母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妈妈愣了好一会,随即叮嘱他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挂了电话,在“嘟”声响起前,高松仿佛听到了妈妈的哽咽声。
放射科医生徐晓泉回家收拾行李,都没敢上楼,行李是让妻子帮他送下楼来的。“大宝已经上小学了,懂事了,我怕他哭着不让我走,干脆不看了。”
早上,丈夫和儿子送神经外科的陈云凤来到医院。12岁的孩子一路上逗陈云凤开心,喊“妈妈加油”为陈云凤鼓劲。过了一会,丈夫打来电话,“我们到家了,儿子哭了一路。”
通讯员 吴倪娜 周宁人 侯雨萌
南报融媒体记者 程晓
- 南京市第二批两名治愈患者昨出院 2020.02.05
- 同时间赛跑,最大限度阻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战“疫”关键期 重点抓“三防” 2020.02.05
- 栖霞:关口前移,织牢战“疫”行动网 2020.02.05
- 江苏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驰援武汉2020.02.05
- 南京发布“防疫受捐物资管理办法” 2020.02.05
- 具体到小区!南京发布确诊病例分布情况通报2020.02.05
- 江苏新增3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2020.02.05
- 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眼睛传播?南京专家建议2020.02.04
- 防疫科普│新型冠状病毒来了,别恐慌!理性对待!2020.01.31
- 治愈患者还会二次感染吗?答案来了!202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