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雕春联”走红也含年味
“豕去鼠来新换旧 ,星移斗转腊迎春”成了“又长一岁工资翻倍,新的一年鼠你有钱”……这样又憨又直白的春联在今年非常受欢迎。最近一个月里,电商平台春联的销量比去年翻了两倍,接地气的个性化春联售出了100多万件,其中“沙雕春联”这个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上涨了5000%。(1月28日 《北京青年报》)
恐怕不少人很难想象,这类“对仗不工整”“平仄不押韵”“又夹带洋文”的句子竟然是春联。如此颠覆传统用词的语句成为了今年的网红春联,反映出当前的时代走向。“沙雕春联”走红不仅是在颠覆传统,还是在孕育传统。
由古至今,春联反映的是大众的现实生活,“简单、直白、贴地气”便是其文化特征。只要能表达对新年的期待,春联就有年味,文辞并非最紧要的。明太祖朱元璋推广春联时,就曾为一家屠户写了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何尝不是简单直白甚至粗俗?眼下,所谓“沙雕春联”不过是更富有网络气息而已。
春联从没有定式,它能根据时代的不同,适用不同的文案。从“沙雕”二字不难看出,“沙雕春联”凸显的便是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文化已成为当前的主流文化之一,受到广大年轻群体甚至中老年群体的热爱,或将影响十年二十后的发展均势。
传统文化的发展从不区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只要能切合民众的生活需求,满足生活所需,就能得到长久持续的发展。制作“沙雕春联”不需要从书中引经据典,不需要从网上照搬照抄,更不需要寻求名人提笔,简单易懂人人可写,便能找回春联特有的“人民性”。
不难猜想,走到下一个年头、下下一个年头,“沙雕春联”就不再需要通过网络直购,而是能回归网友们的笔下创作,经由网上印刷定制,成为人人展现个性文化的一项新年传统。届时,想必不再有人会因为“贴不贴春联”感到麻烦或费心了。说到底,走红的不是春联,而是其中的文案,更多的则是新时代人们对未来的向往。
时代滚滚向前,随着社会结构、传播媒介、经济文化的变化,我们现在的流行文化可能就成了十年、二十年、一百年后的传统文化。面对“沙雕春联”的走红,需要辩证看待。
- 减税降费送“福” 新春福袋盼“年”2020.01.22
- 18幅春联 迎接你的专“鼠”好运2020.01.22
- 栖霞吉祥庵社区开展平安志愿保平安 社区新春来送福2020.01.21
- 南京社区里的年味分外浓2020.01.21
- 春节习俗成歹徒下手“标志” 休斯敦官员吁华人注意2020.01.21
- 一口气写了十几幅春联,大爷把它们都送去了这里……2020.01.21
- 【网络述年】年货大集、喜庆春联、民俗大戏……浓浓的年味醉金陵2020.01.21
- 年货大集、喜庆春联、民俗大戏……浓浓的年味醉金陵2020.01.21
- 月入百万的春联店到底卖的是啥?2020.01.20
- 江北人民医院献上“笔尖下的年味”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