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厉老师为我播下了拼搏的种子,一封来自青海的感谢信吐真情
“我想老师教我到毕业……但您已经在青海支教一年半了,我再不舍也不行,不能自私。老师要走了,我心中万般滋味涌上心头,却无从言表,汇集成一句话就是——谢谢您,化学老师!”
近日,南京市教育局收到一封来自青海湟源县高级中学的感谢信,写信的是该校高三学生董守红。信中,董守红回忆了和支教老师厉业余相处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厉老师的感激和不舍之情。厉业余是我市六合高级中学老师,看到信件时他心头一热。昨天,他回忆起支教的一幕幕,厉老师眼眶有些湿润。
2018年9月,厉业余和六合区的其他4名老师参与到我市西部教育扶贫工作中,赴青海湟源县支教。如今,一年半的支教时间结束,厉老师回到南京,但他在湟源的学生心中播下的爱和拼搏的种子,却生生不息。
厉业余是化学老师,一到湟源县高级中学就担任高三两个班级的化学课教学,每周要上18-22节课,还要带领当地老师进行教研活动。由于青海高寒缺氧、天气干燥,厉业余刚到时经常感觉头晕,睡眠也很差,但每天晚上他都坚持到10点以后才下班。
“晚上8点到10点是晚自习,我担心走了以后,学生有问题会找不到我,我就在办公室里陪着他们上晚自习,其间他们随时可以来请教。”厉业余说,“支教学校的学生基础总体比较差,学习化学有畏难情绪,对他们必须有耐心,一遍不会就两遍。”
董守红是厉业余带的2020届高三学生。记者昨天联系上了她,她说:“化学是我最喜欢的学科,我在高二时就已经听说了很多厉老师的故事,期盼升入高三时厉老师也能教我,没想到梦想真的成真了!”
董守红说:“我是政治课代表,一周至少有两次去办公室的机会,每次去,不是看见厉老师在给同学讲题,就是在认真批改作业。他的敬业精神感染着我们努力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他。”
湟源县高级中学的学生,很多家庭条件比较贫困,有的住校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100元左右。厉业余见此情况,主动提出要资助自己班的贫困生,就这样,10多个贫困生每个月都能收到厉老师100-200元的资助。“这些贫困生,一顿饭一个馍一碗菜汤就解决了,我看着实在心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们基本生活保障好了,才能更好投入学习。”厉业余说。
学生颜魁是厉业余资助的学生之一,去年考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昨天,颜魁特意通过视频感谢厉老师的帮助,“我妈妈身体不好,靠父亲一个人打工养家,是厉老师的资助,让我不用为生活犯愁,一心投入到学习上。”
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注,学习上给予精准指导,在厉业余的带领下,学生们进步飞快。2019届高三,厉老师所带的两个班有近60名学生高考达本一线,其中一个班本一达线人数在学校10个平行班中排名第一。孩子们毕业离校时,厉业余还给每人赠送了亲手书写的包含学生名字的书法作品。
“厉老师在学习上给了我很多帮助,还在人生这条路上给我上了一课。他的敬业、大爱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离高考还有一学期,我很想老师教我们到毕业,但是我又不能太自私,毕竟厉老师已经在我们学校支教1年半了。”董守红说这些话时有些哽咽,“我也希望南京市教育局能派出更多老师来支教,帮助我们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支教一年半的时间里确实很辛苦,但能帮助这些孩子改变命运,走出大山,是对我付出最好的回馈。”厉业余说,“帮助他们上大学,也是一种精准扶贫。”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按照据国家、省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要求,承担陕西商洛、青海西宁教育扶贫协作和教育援藏、援疆、援重庆万州,以及宁淮挂钩、宁鞍合作等工作。近3年来,全市共选派了288名支教教师。
南报融媒体记者 钱红艳
- 抗疫期间他们默默付出——3万多条点赞教师短信的背后2020.03.15
- 雨花台区开展多场教育信息化培训2020.03.11
- “长辫子老师”带你“漫步云端”读古诗2020.03.10
- 金陵中学老师江敏“云上支教”几千公里外新疆学生2020.03.10
- 南京老师为提高线上教学质量使出“十八般武艺”2020.03.09
- 南医大驰援武汉的老师在线给学生上思政课2020.03.07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鼓医代静泓:“老师带头上前线,学生就看到了榜样”2020.03.06
- 鼓医呼吸科主任医师、博导代静泓:“老师带头上前线,学生就看到了榜样”2020.03.06
- 感谢有你,防疫志愿者 2020.03.06
- 86岁阿婆出院前亲手写了一封信,看哭医务人员!20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