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住的房间》:陈丹燕的博物馆独家故事
出版方供图
南报网讯(融媒体记者 解悦)每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你是否能听到隐在城市深处博物馆召唤的声音?一间间博物馆,都是往事住的房间。从但丁到弗洛伊德,从奥赛到卢浮宫,从奥斯维辛到东宫,一间间往事住的房间里,埋藏着怎样的往事?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往事住的房间》,是作家陈丹燕历时20年写就的世界博物馆独家故事。
作为很早就走出国门的背包客作家,陈丹燕是当代都市文化的代言人,作品得到无数“小资”拥趸,“陈丹燕•旅行汇”系列就是作家边走边写二十余年旅行文字的集合。《往事住的房间》是“陈丹燕•旅行汇”系列第12本,也是最后一本。
本书是作者用二十年积累写的博物馆游记,她从这些被人类收藏起来的最值得纪念的东西前走过,看这个世界的往事怎样住进一间间房间里。
《往事住的房间》所写的是“陈丹燕的博物馆”,她的一双眼睛很尖也很特别,总是盯上别人熟视无睹的东西,并且有她的新发现。那些她喜欢的,打动了她、多年之后仍留在记忆中的事物,也许别人觉得平常,可经由她的描述,就独有一种韵味和情调。她细腻、婉约的文风依然,即使面对血腥和残酷,也不会言辞激烈,一笔一笔地慢慢写来,却让你的心隐隐作痛。
许多人觉得自己记性不好,但是,人类真是一种不肯忘记的动物。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类最重要的精神生活都被小心地留了下来,存在最好的房间里。不光存着,还要给后来的人看到,还用最沉静的灯光照亮那些东西。这就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纪念馆。
人类世世代代在心中埋着一种不变的羞耻感,那就是对忘记与无知的羞耻。因此去一个地方旅行的人,通常都要拜访当地博物馆,在往事住的房间里屏息慢行,一一打量往事的模样。
人类到底是如何记着自己的光荣与耻辱?在往事心中,又藏着怎样的难言之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评价说,陈丹燕持之以恒地描绘和剖析旅行中的世界与自我,用优雅清澈的中文雕刻出苍茫大地中的一山一水、无尽城池里的一室一窗,以女性的细密敏锐感知自然的终极神秘,并神游在与世界各地那些曾经的伟大心灵交流的内心世界中。到底是旅行滋养了她的文字,还是文学丰富了她的旅行,这还真是一件说不清的事。
陈丹燕是中国作协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心动如水》《绯闻》《一个女孩》和《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三部曲,散文集《写给女孩的私人往事》《唯美主义者的舞蹈》《长裙上的花朵》等多部。
- 沈阳故宫近百件文物在宁展出2020.01.19
- 市政协委员钱雷:建设秦淮河历史文化博物馆 2020.01.08
- 走,去明孝陵博物馆看迎新花鸟画2020.01.06
- “紫金奖”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在南博揭晓2019.12.23
- 《星云大师全集》赠书仪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2019.12.21
- 逛故宫,约吗?研究称常去博物馆美术馆或能更长寿2019.12.19
- 博物馆美术馆开夜场 不只亮灯那么简单2019.12.17
- 南京将建官窑山砖窑考古遗址公园,位置就在……2019.12.16
- 七旬老人自建五层博物馆:收藏上千件日本侵华史料2019.12.01
- @南京人 民俗博物馆300多件银饰等你赏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