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访谈|市政协委员蒋可:增强就业“造血”功能 打造南京职业技能培训品牌
就业是民生之本,如何让青年大学生更快更好的就业,让失业者有一技之长,让农民走上技能就业增收之路,是百姓关心政府关注的问题。
1月7日下午,市政协委员、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培训中心主任蒋可做客南京报业集团融媒体访谈直播间,介绍了南京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如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体现南京城市首位度。
市政协委员、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培训中心主任蒋可(左)
2019年让人高兴的事: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蒋可委员介绍,劳动者一技在手,终身受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就业和再就业的能力,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水平,也能够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过去一年,南京市的职业培训工作实现了量质并举,在培训数量和补贴人数上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实施的许多举措都受到了部省的充分肯定。比如,2019年南京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企业职工岗前奖补政策,受到了企业和广大企业职工的热烈响应,充分调动了企业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以送培训送服务为载体,南京人社全年走访了60余家企业,对千余家企业开展了面对面政策宣讲,深入企业、社区,与失业人员进行面对面服务,广泛宣传培训惠民政策,让大家积极踊跃的投身到职业培训当中。此外,开展师资培训,进行新工种研发,让培训工作贴合市场需求,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进一步稳定就业岗位,也为优化南京市的营商环境尽了一份力。
南京市见习培训政策解读
2019年印象深的事:
增强“造血”功能,学员80%以上实现就业
针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东西部扶贫等不同群体,南京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培训,切实增强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通过提升职业技能,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
据统计,通过见习的学员80%以上实现了就业,增加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获得了学员的广泛好评。
江苏省暨南京市职业技能提升服务周活动
2020年打算这么干:
加强过程监管 织密资金安全网
为了让政府的资金用得其所、用出实效,南京不断加强培训过程监管,织密资金安全网。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按照职业技能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9年至2021年,南京将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以上。
同时,围绕“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发展愿景,聚焦“4+4+1”主导产业,南京将夯实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做好培训的每一项工作,让职业培训工作始终体现南京的城市首位度,为稳就业,促创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推动职业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南报融媒体记者 陈晨 薛飞/摄影 王功彪、陶杰/摄像
南报融媒体编辑 蒋琰
- 融媒体访谈丨市政协委员龚瑜 :依托“网格化”管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0.01.10
- 市政协委员:对实现新一年发展目标充满信心2020.01.10
- 市政协委员江迪:多措并举缓解医院周边交通拥堵2020.01.09
- 全省98名职校选手 比拼“建筑智能技术” 2020.01.07
- 酿酒师、混凝土工……这24个职业有了新技能标准2020.01.05
- 技能大赛上 选手比理论拼实践 比手艺秀绝活 2019.12.03
- 江苏450万人次将获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019.11.26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首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发放2019.11.06
- 出资87.7亿元 江苏将实施职业技能三年提升行动2019.11.01
- 三年内,江苏将出资87.7亿元用于职业技能提升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