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南京援疆故事在伊宁延续温暖和感动
助力贫困学子圆梦大学、打造民俗风情“网红街”、建起脱贫就业梦工厂……2016年底,南京市第三批援疆干部赴伊宁市开展为期3年的对口支援工作,在民生改善、脱贫攻坚、产业合作、智力援疆和交流交往等方面顺利实施了五大类82个项目,其中民生方面投入占比达到85%以上,有力促进了伊宁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援疆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民生优先,从“输血”到“造血”
近3年来,南京援疆干部把改善当地群众民生作为重点工作,从济困、助学、就业等多方面入手,解决了伊宁市6000户农牧民住房问题、1.2万名贫困人口养老及医疗保险和2000名在内地高校就读困难大学生就学问题。
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在援建工程项目同时,南京市对口支援新疆伊宁市前方指挥组大力聚焦招商突破,促进“输血”向“造血”转轨。在南京援疆组的支持下,伊宁老城的生活社区喀赞其旧貌换新颜,不仅建成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还确立整体性经营、制度化管理的发展理念,成为新疆伊宁的旅游名片,年平均接待游客超过7万人次,带动解决了当地4000余人的就业。在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由南京援疆指挥组牵线搭桥引进、徐州星博集团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服装厂厂房已经建成。除了在伊宁办厂,星博集团还在睢宁县投资6000万元设立了一家服装厂,专门招收伊宁劳动力。
用心用情,书写精彩援疆故事
三年来,南京上百名干部、教师和医生等先后赴伊工作,两地手牵手、心连心、共发展,跨越万里阻隔,结下浓浓情谊。南京市对口支援新疆伊宁市前方指挥组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援疆工作先进集体,连续第三年被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评为援疆工作先进集体,8名援疆干部人才受到自治区表彰,36名干部人才受到伊犁州表彰,先后40人次被省前指评为“援疆工作先进个人”。
小男孩买吾兰2年前被检查出脑干肿瘤,病情危重,新疆的医院无法医治,家境贫穷的他,也没钱到外地求诊。伊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常燕玲在走访时得知此事,迅速和南京援疆前方指挥组取得联系,在各方帮助和支持下,买吾兰成功进行了手术。那年年底,伊宁市委副书记、南京市对口支援新疆伊宁市前方指挥组组长童晓佳去看望买吾兰,还记住了他的生日,此后每年买吾兰过生日他都会去看看孩子,并送上生日礼物。买吾兰每次都会紧紧地抱住他,亲热地管他叫“童爸爸”。
数不胜数的南京援疆故事在伊宁延续着温暖和感动,南京援疆,不仅拉近了两地的距离,更增进了各族群众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手足情”。真情援疆、科学援疆、持续援疆。3年时光,1000多个日日夜夜,全体南京援伊指挥组的干部人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美丽的伊宁城乡间,奋力书写南京援疆答卷。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扬州援疆老师手写51封“评语信” 留给可爱的新源孩子2020.01.08
- 南京第三批援疆工作圆满收官2020.01.03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犁河谷镌刻“江苏印记” 对口援疆汇聚“苏伊情深”2019.12.19
- 江苏倾力援疆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2019.11.29
- 56岁的她每天早出晚归 最爱给孩子们“送礼物”2019.11.27
- 南京十二中援疆教师姜建平:为教学“输血” 给教师“造血”2019.11.21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南京援疆实惠多 听伊宁“网红”街区背后的故事2019.11.19
- 南京援疆实惠多 听伊宁“网红”街区背后的故事2019.11.19
- 从秦淮河畔到伊犁河边,我们来赴这场“跨越万里的约定”2019.10.23
- 绿色低碳出行 南京产纯电动公交车在伊宁投运2019.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