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阅读“活色生香”!今日名家齐聚南京为“文学之都”授锦囊
在中国历史上,南京文学高峰迭起,文化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底色和灵魂,因而成为我国第一个“文学之都”,也是全球第39个入选“文学之都”的城市。
成为“文学之都”后,南京该怎样讲好南京故事、中国故事,让世界倾听了解中国呢?
12月15日,由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文学之都”的时代价值高端笔会在南京举行。在专家学者的献计献策中,立足于将“文学之都”抽象概念具象化达到书香满城。
南京“文学之都”有非凡时代意义
进入新世纪后世界有两大重要推动力量,分别为中国的城市化和互联网化促进经济化,这两大重大转变催化构建了中国的创新型城市。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金元浦由此说道:“我国积极参与世界创意城市网络的建设,同时从我国第一个设计之都开始,中国的大型城市便进入到创意城市网络之中,应当说中国的参与,改变了原先只有中小城市参与的创意城市网络的基本格局。”
金元浦认为,文学之都是创意城市网络称号中最基础的一种创意城市的类别,因此极其地重要,而南京文学底蕴丰厚获得“文学之都”称号当之无愧。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单世联指出南京获得“文学之都”的关键意义在于,该称号对南京乃至全国主要意义不在于赋能,而是赋意、赋魅。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广大无边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通过‘文学之都’,让文学在生活中占据它应有的位置,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需要而南京也应当如此。”单世联说道。
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叶南客认为从时代价值而言,南京“文学之都”的主要价值便是成为当前文化首位度提升的重要引擎和核心指标,另一点是对当前南京市新时代城市性质的重新认识后再次定位,也意味着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再次升级。
专家献策让南京文化“活色生香”
“大家都知道刘禹锡创作了《金陵怀古》,可刘禹锡创作这首诗时,并没有来过南京,那么什么力量让刘禹锡加入到南京诗歌的创作中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潘知常给出了答案,“他是因为南京的文学气息,所以在南京还没有走向世界的时候,南京文学已经走出了南京。”
如今南京已经走进国际视野,它又该如何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的“文学之都”呢?
金元浦分析了创新型城市的特点:“当代创新型告别了过去‘木桶理论’以短板确定城市水平。在新的时代下,城市发展依据于‘双塔效应’。一个是‘灯塔效应’便是让城市灵魂如同高塔伫立,百里千里外的人都能远远看见城市品牌。另一个便是‘水塔效应’,用顶层设计力量让城市每个地方拥有源头活水。”
在场专家纷纷为此献计献策,作为孕育千年文脉之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王长松从城市环境的角度给出自己的方案:“第一要进行自然基地、山水格局的保护,第二在世界全球化当中进行地方性维护。”
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薛冰则建议,南京应拥有相对稳定的“文学之都”研究机构、建立“文学之都”文化地标、营造大批量文学空间、编纂南京文学史以及创建“文学之都名人馆”等等。
将“文学之都”落地,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社科院院长曹劲松认为要做到“活色生香”这四字:“让中华文学的资源活起来,让南京成为文学枢纽汇聚地,第二便是让南京‘文学之都’特色亮起来,第三就是让市民的文化生活美起来,最后达到我们整个城市充满浓浓书香,为南京增添品味、情怀、温度。”
紫金山记者 殷静
- 南京携手全球18个世界文学之都为武汉加油2020.03.04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南京携手全球18个世界文学之都为武汉加油2020.03.04
- 南京发起创作公益海报倡议 世界文学之都共同为武汉加油 2020.02.21
- 诗去行天下我们留在家 跟着唐诗宋词游南京 2020.02.13
- 栖霞太平村社区开展“让阅读无处不在” 让回家的路不再孤单主题活动2020.01.21
- 江苏各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出炉!TOP10的书你读过几本?2020.01.19
- 拍照、打卡、遛娃 网红书店是否远离了阅读2020.01.19
- 拍照、遛娃、喝咖啡……网红书店是否远离了阅读2020.01.19
- 南京玄武区启动2020年“春风行动”2020.01.16
- “读屏时代”来了,你还会经常翻翻纸质书吗?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