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便利共享 持续改善民生
加快便利共享 持续改善民生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扛起“南京担当”④
本月,长三角重点城市将启动“一码通域”,这是打通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使居民得以便利共享的举措之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应有之义。《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市五大方面任务,其中之一即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按照规划,到2025年,长三角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南京作为长三角特大城市,当义不容辞地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与兄弟城市一道加强政策协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开创普惠便利共享发展新局面贡献南京力量。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其核心是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而标准化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在南京都市圈、宁镇扬、宁淮、宁滁等区域合作中积极探索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新模式,特别是在医疗服务方面成绩亮眼,为都市圈市民挂号就医、异地来宁人员医保结算解决民生难题。如今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深入,其他公共服务跨区域联动也在有序推进中。
城市实力越雄厚,对资源的虹吸力越强劲,资源越丰富。客观上说,教育、医疗等高品质资源难免向大城市集聚,以城市为中心、圈层化递减。设法扩大高品质资源覆盖范围、完善区域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格局,是大城市应有的担当。《规划纲要》鼓励沪苏浙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到安徽设立分支机构,推动高校联合发展,搭建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平台等,为南京这样的科教大市发挥长处指明了方向。
必须看到,拿出自己的优势资源与人共享共建,绝非“单向输血”,而是“共同造血”,就拿联合职业教育来说,培养出的高技能人才也为我所需。况且,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体现城市功能强弱,影响着中心城市首位度。而一体化破除制约区域间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起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在促进分工的同时各扬所长,也有助于我市在自身优势资源的“高原”上崛起“高峰”。
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共享高品质教育医疗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发展,共建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南京以丰富独特的资源禀赋、厚实全面的发展基础、毋庸置疑的城市地位,在各个环节都大有可为、理当有为,也正在作为。目标是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扩大资源配置范围,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便利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南京中院司法护航南京发展 送上“民生礼包” 2020.08.20
- 共享经济2.0:要素供给有了新方式2020.08.19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南京300个农贸市场颜值品质双提升 2020.08.19
- 建邺区:精准监督保民生促发展 2020.08.14
- 落实“六稳”“六保” 徐州用网格“绣花针”串起民生千条线2020.08.13
- 玄武:精笔细绘小康生活“百景图” 2020.08.07
- 江苏保民生“成绩单”有温情更精准 2020.08.06
- 江苏省委书记关心的“最大民生实事”,办得怎样了?2020.07.24
-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 快来查收2020.07.24
- 加大环保投入既保发展又利民生20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