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成立邮政快递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
南邮供图
南报网讯(通讯员 张前 沈金霞 记者 谈洁)我国快递业务量每年跨上一个百亿级台阶,快递服务的时效和质量依然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在这背后,靠的是大数据等技术的强大支撑。为了给江苏邮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11月28日,江苏省邮政管理局—南京邮电大学邮政快递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
国家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军胜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他说,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给邮政行业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尤其是全面提升了行业管理和生产运营水平,并为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与此同时,科技应用水平不平衡,导致行业对中高端客户供给不足,产业链水平不高,特别是服务先进制造业能力不强,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他希望以邮政快递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的成立为契机,利用南京邮电大学在物联网、大数据和物流快递工程等方向的科研技术基础和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科技兴邮”战略,为“智慧邮政”建设先行先试:打通数据壁垒,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互动交融,做大行业数据资源的“蓄水池”;深挖数据资源,特别是注重挖掘行业服务现代农业、制造业、拉动消费、促进就业等方面的隐性特征和规律,成为了解行业发展变化的“显微镜”;做好成果转化,为行业发展、产业分析、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不断提高行业监管的精度和效能,打造引领发展变革的“百宝箱”。
为尽快发挥研究中心效能,赋能江苏邮政业科技创新,揭牌仪式后,江苏省邮政业安全中心负责人邰红兵和邮政快递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负责人孙知信签署《邮政业大数据应用及企业末端服务路径优化》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协议。合作双方将在邮政大数据技术架构研究,区块链技术与应用、邮政大数据采集与分析,邮政大数据传输与安全、邮政行业技术标准、邮政网络动态路径优化等方向共同攻关,构建有利于邮政大数据技术创新涌现的创新生态环境。
南京邮电大学叶美兰校长表示,在邮政业由“互联网+”向“智能+”升级的推进过程中,学校将紧紧围绕行业发展主战场,为不断深化科技强邮改革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叶校长介绍,学校2016年成立国家邮政局与地方人民政府共建的首家现代邮政学院和现代邮政研究院,依托国家邮政局邮政行业技术研发中心(物联网技术)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同中国邮政集团、苏宁物流、满帮集团、圆通速递、江苏一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克胜集团等公司构建了良好的产学研平台,形成了应用创新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主持国家级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南邮圆通联合实验室项目、南邮一乙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等多项企业合作项目进展顺利。
- 18小时超100万人登录“我的南京”成功预约5000万元消费券 2020.03.16
- 智能防疫 提质增效 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江苏4万家企业复工复产2020.03.10
- 大数据告诉你 这些城市的返岗复工热度持续上升2020.03.10
- 邮政快递业复工率达92.5% 日处理快件超1.6亿件2020.03.10
- 快递行业运力恢复逾八成 一线人员:派件量堪比双112020.03.04
- 快递小哥的手机里,藏着武汉人最真实的生活2020.03.01
- 小小“二维码”扫出中国大数据“精准抗疫”2020.03.01
- 江苏医疗队和黄石医疗队全力配合 黄石实施首例ECMO技术治疗2020.03.01
- “栖小外”助力外籍人员齐心战“疫” 2020.02.29
- 让口罩滤芯层更致密 南工大新技术为N95生产提质增效202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