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车厢里的文明”
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用手机追剧时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针对类似现象,继多个城市出台地方制度之后,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为乘客行为立起刚性规矩,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
轨道交通是重要的公共空间,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让乘客有更好的出行体验,既需要完善的硬件基础,也呼唤良好的文明风尚。这不仅有赖于个人自觉,也离不开制度规范。事实上,刚性的制度、严格的管理,本身就是对文明行为的倡导、对文明意识的唤醒,让人内心形成对文明的敬畏,最终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以说,用好制度管出好习惯,是涵养“车厢里的文明”的必然之举。
一个人的文明,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来体现;一座城市的文明,则是由每个市民的文明行为来养成。让好制度日益融入城市日常管理,当更多人知边界、明事理、守规矩,我们就能在提升城市文明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26日 01 版)
- 广州地铁施工区域坍塌男子与父亲同被困 女儿刚满月2019.12.02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区委书记当主任 南京这个中心打通“最后一公里”2019.12.01
- 区委书记当主任 南京这个中心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9.12.01
- 12月1日起,南京等11城地铁“一票乘车”2019.11.30
- 南京地铁APP已经和沪、杭互通2019.11.30
- 南京地铁全面上线银联云闪付过闸2019.11.30
- 重塑城市公共空间,让我们与更美相遇2019.11.29
- 用文明指引追星行为——粉丝群体如何贡献正向价值2019.11.29
- 11月“中国好人榜”发布 103位身边好人入选2019.11.28
- 南京5条在建地铁车站站名公示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