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他们就没有双11,请多体谅快递员
不管是快递公司还是消费者,请多给快递员一些理解和包容吧,体恤他们的辛苦,理解他们的迟到和延误。
“买买买”的双11刚过去,最忙的恐怕就是快递小哥了,积压如山的包裹、超负荷的工作量让人望而生畏,有些快递员甚至逃之夭夭。
就在昨天,钱江晚报记者接到爆料,杭州滨江明月江南西区门口,包裹堆积如山,听说有快递员跑路了。经了解,跑路的快递小哥是个刚入职不到一个月的新人,手上积压了两三千个包裹,受不了压力,领工资后干脆一走了之。据说,这并非个别现象,其他快递点也有快递员跑路的情况。
双11后的“包裹派送大战”不是这一两年的事,而是人人皆知的常态。既然从事了快递行业,快递员心里就应该有所预期,做好吃苦准备。临时跑路是不厚道的行为,因为快递员一走了之,会让快递站点的工作陷入困境,客户利益受到损害。
当然,如此庞大的快递员队伍里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
更值得思考的,是快递员流动性大、快递公司留不住人这个普遍现象。如果说快递员临时跑路,个人情绪是主因的话,那么快递公司留不住人的现象是否和整个行业的管理等客观因素有关呢?
不得不承认,在现有环境下,快递员的工作并不轻松。舆论就多次关注过快递员超负荷工作,以及被迫道歉、赔钱等事。奖励过少、罚款过重、人文关怀欠缺、网点培训不足,都可能是快递员流动性大的原因。
比如,《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每逢购物节或重要节日,快递员要连续加班,休息权得不到保障。
根据我国劳动法相关规定,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快递员与快递公司建立了劳动关系,按理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但现实是,快递工作是计件工资制,多劳多得,常为多送包裹而加班加点,没日没夜。
另外,快递行业对快递员大多采用“以罚代管”。面对恶意投诉,快递公司往往不会对投诉内容和事实作调查,而是直接对快递员进行处罚。这不仅导致快递员的收入受损,也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如果一份职业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就很难得到年轻人的倾心投入,而这两点恰恰是企业留人的必备法门。这就需要快递企业建立自身的企业文化,也需要社会对“快递小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双11期间,包裹量大幅增加。不管是快递公司还是消费者,请多给快递员一些理解和包容吧,体恤他们的辛苦,理解他们的迟到和延误。
- 太原38名“快递小哥”获初级职称2019.12.03
- 太原38名快递小哥获初级职称 全国多地可评相关职称2019.12.03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快递员也有了自己的节日!江苏省首届快递员节在高邮开幕2019.12.01
- 双十一快件妥投97.5%,你还有没收到的快递吗?2019.11.22
- 你想知道“双11” 杭州阿里巴巴总部是什么样吗2019.11.21
- 一次性毛巾、可折叠烧水壶…旅行用品为何成爆款2019.11.20
- 快递小哥的后“双十一”:披星戴月 日进一餐2019.11.19
- “恶劣天气应不应该点外卖”没有标准答案2019.11.19
- 5.45亿件!江苏圆满完成2019年双11期间旺季保障工作2019.11.19
- 这两天别催快递了…双11后有快递员一天只睡三小时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