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南京雨花台首次赴境外征集史料 “挖”出3000多页珍贵档案
他国觅旧影 史海寻英烈
雨花台首次赴境外征集史料,在俄罗斯等国“挖”出3000多页珍贵档案
南报网讯 (记者 李子俊) 3000多页珍贵史料档案,有望明年春天“漂洋过海”来到雨花台。今年10月,雨花台首次开展境外史料征集工作,组织专家团队前往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查找在当地工作、学习过的雨花英烈的史料。目前,团队已经完成任务回国。
于以振被党组织派往莫斯科学习时的个人登记表,除了手写的个人履历外,还有他青年时期的照片;黄励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求学时所填的《孙大党员与团员工作调查表》,以及她亲笔写下的“要指导同志须先自己在行动言论上使人信任”;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会议速记,包括邓中夏和项英等人的发言……昨天,记者在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雨花英烈研究院看到,工作人员已经初步整理出一份目录,收获颇多。其中,不少史料十分珍贵,甚至在国内难得一见。比如于以振的个人登记表和照片。“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烈士英名录里,长期以来只收录了‘萧炳生’的名字。2016年,我们经过多方考证,确定萧炳生就是于以振。但关于他的资料很少,此次征集到的东西,可以进一步丰富馆藏史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雨花英烈中,大多受过高等教育,还有部分留学海外,而苏联是他们造访最多的。据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初步统计,在雨花英烈中,约有15人先后在苏联学习、工作过。
为了进一步丰富馆藏史料,挖掘更多动人的“红色家底”,今年10月13日—20日,该局牵头组成了境外史料征集专家团队,赴俄罗斯的莫斯科、圣彼得堡,以及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开启了史料征集之旅。
为了能以最快的时间在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里找到需要的材料,雨花台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委托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的专家,在今年8月提前奔赴俄罗斯,根据事先梳理好的清单,有的放矢地去当地档案馆进行“地毯式筛查”,为此次挖掘史料打下了牢固基础。“有时候为了找到一个名字,要翻阅半人高的卷宗。”雨花英烈研究院编辑研究室主任赵瑱说。
此次征集,专家组赴俄罗斯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国家图书馆等地,共梳理出了3000多页珍贵档案,已查找到11位雨花英烈相关史料,分别为谢文锦、朱克靖、李得钊、黄励、邓中夏、陈原道、姚佐唐、胡南生、于以振、邓演达、施滉。还有一些背景资料,比如中共六大的相关会议纪要等。“目前我们正委托专人向馆方提交申请,逐一复制。明年春天,这批史料档案就有望来到雨花台。”赵瑱表示。
- 雨花台首次赴境外征集史料 “挖”出3000多页珍贵档案2019.11.08
- 江苏城门今起向全球 征集2020庚子年春联2019.11.04
- 中华遗嘱库征集“最美家书” 2019.10.29
- 总奖金超过万元 栖霞山发形象标识设计“征集令”2019.10.18
- 铁路部门面向社会征集复兴号动车组客室优化方案2019.10.11
- 如何做好民生实事?南京市政府请您提建议2019.09.20
- 南京市2020年为民办实事建议征集公告2019.09.20
- 栖霞山征集到楹联5000多副2019.09.19
- 南京栖霞山征集到海内外爱好者楹联5000多副2019.09.18
- @有创意的你!2019江苏网络安全公益广告征集活动开始啦 万元大奖等你来拿!201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