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革命精神 高淳国际慢城红色文化线路开通
高淳国际慢城红色文化线路开通
寻访新四军东征足迹 弘扬革命精神
南报网讯(记者 胡英华)81年前,高淳是新四军东征进入江苏的第一站,至今保留多处红色遗迹。今天(11月7日),高淳国际慢城红色文化线路开通正式,并启动第一季高淳国际慢城红色文化寻访行动,重温新四军东征足迹,弘扬革命精神。
“……步哨惊觉征人起,欣然夜半到高淳。”1936年6月陈毅率新四军东征时留下的诗词《东征初抵高淳》,被刻写在位于高淳老街的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旧址是一栋建于清末民初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室内展示大量图片和文字,包括当年抗日军民使用的大刀、长矛、机枪以及缴获的日本军刀等,再现当年的抗日事迹。今天上午,100多名南京市民来到现场开启第一季高淳国际慢城红色文化寻访行动。
高淳作为连接新四军皖南军部与茅山根据地的交通廊道,是新四军东征途中重要的一站。1938年6月4日,革命领袖陈毅率新四军一支队从安徽东征,夜渡固城湖,抵达高淳,在高淳老街吴氏宗祠建立东征途中的第一个新四军司令部。1943年11月,经历了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再度来到高淳,新四军十六旅在高淳桠溪镇,建立了安兴抗日根据地(今天的西舍村所在地),是保障苏南抗日的后方基地。叶飞、王必成、江渭清等新四军高级将领,多次住宿西舍村,在这里指挥苏南抗日。因此,西舍村也被称为苏南抗日红色堡垒。
硝烟散尽,革命精神代代相传。高淳不仅保存着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还在游子山南麓修建烈士陵园,桠溪镇也从2012年开始从挖掘西舍村红色文化,重建重修溧高县委县政府、溧高县纺织厂等13处红色场馆,展览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打造了跃进村西舍“红色堡垒”教育基地。
本次开通的高淳国际慢城红色文化线路共有三站,包括高淳老街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游子山烈士陵园、西舍村“红色堡垒”教育基地。开通仪式上,三家单位分别被授“红色文化基地”牌、“高淳国际慢城红色文化志愿服务队”队旗。
-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公共服务科入选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020.03.07
- 传承红色基因,让雨花英烈精神“入脑入心”2019.12.23
- 老汉寻访近一年找到“恩人” 2019.12.14
- “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行动再出发2019.12.07
- 为红色经典注入新时代的力量 2019.12.06
- 红色李巷,走出历史深巷2019.12.02
- 兰州有对八旬“淘宝客”:自建红色博物馆53年藏品20万件2019.11.15
- 目前全国“雨花英烈纪念地”联席单位已增至26家2019.11.15
- 全国“雨花英烈纪念地”结盟数增至26家2019.11.14
-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发起综合性革命文物征集活动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