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降水58年来同期最少 省气象台专家详释干旱原因
由于入秋以来降水严重偏少,南京已成为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重旱区的中心”。是什么原因导致较长时间的持续无雨?近期南京有没有可能降雨“止渴”?昨天,省气象台相关专家进行了权威解答。
南京降水58年来同期最少
省气象台专家详释干旱原因:厄尔尼诺现象+冷空气弱导致
高淳区砖墙供电所水上党员服务队在水阳江水碧桥河口架起2台临时箱变,供40台套打水设备运行用电。 本报通讯员 任骏宇 本报记者 徐琦摄
南报网讯 由于入秋以来降水严重偏少,南京已成为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重旱区的中心”。是什么原因导致较长时间的持续无雨?近期南京有没有可能降雨“止渴”?昨天,省气象台相关专家进行了权威解答。
入秋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南京、镇江、常州、扬州、泰州、盐城西南部及淮安南部约50天里的降水量不足10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省长时间无雨?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桂荣分析,长时间的干旱天气跟气候背景有关。从去年到今年,大的气候背景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虽说厄尔尼诺现象从去年9月开始到今年7月已经结束,但对整个大气环流的影响依然较大。
“天气变化是大气环流造成的,而大气环流跟海温又有密切的联系。”韩桂荣解释,在赤道到北半球区域,有径向也有纬向的环流,比较明显的纬向环流叫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温比较高的赤道西太平洋上升,在海温比较低的中东太平洋下沉,是顺时针方向的一个环流。厄尔尼诺出现以后,原来海温比较低的中东太平洋海温急剧上升,破坏了沃克环流,导致赤道西太平洋原本较高的海温变低,大气环流从上升变成一个弱的下沉,这意味着西太平洋副高比较弱。而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十分重要。
“厄尔尼诺造成了沃克环流的减弱,导致赤道西太平洋海温下降,引起副高偏弱、中心偏东偏南。”韩桂荣说,加上大陆高压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盛行西北气流,输送的水汽比较少,而且今年冷空气不活跃,温度总体偏高,“没有水汽,没有冷暖空气交汇,降水自然就偏少”。
此前,根据超级计算机的预测,我省可能在本月中旬出现降水,这场“喜雨”确定能来吗?韩桂荣说,气象部门也一直在关注何时降水,但是目前来看,中旬即使有降水也比较弱,对于缓解气象干旱起不到太大作用。
“中长期天气预报是超级计算机根据一定的模式计算出来的,存在一定的偏差,后期还需要人工干预。目前来看,除了6日到7日苏南地区有一些弱降水外,至少到本月11日前都不会有明显降水。12日、13日即使有降水也非常微弱。”韩桂荣说。
本报记者 钱红艳
今夜有雨,但无法“止渴”
在高空西北气流的控制下,昨天我市白天是多云到晴的天气,早晨最低气温9.7℃,位列入秋以来最低气温的第二低值(上个月28日9.1℃为最低),当天全市最高气温在21.2℃。
连续数日无雨,空气依旧干燥,感觉鼻子里都要起火了。但是近期能“灭火”的雨依然预约不上。眼下“不正经”的雨倒是有一场。今天到明天,受到冷空气影响,全市云系增多,今天夜里有时有小雨,但是雨量很弱。今起3天全市气温变化平稳,最高气温20—22℃,最低气温11—13℃。
- 南京专家发现传粉吸血昆虫演化新证据2020.03.11
- “疫情应激综合征”怎么造成的?江苏专家分析2020.03.10
- 我市组建规模猪场防疫专家团队 提高疫病防控能力2020.03.10
- 疾控专家与网民互动 响应级别虽调整,防护别松懈2020.03.09
- 南京各大医院门诊量回升 专家建议错峰就诊2020.03.06
- 宠物也会感染新冠病毒?专家:尚缺乏充分的实验证据2020.03.01
- 疫情期间去理发 专家这样建议2020.02.23
- 南京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热议《十项措施》2020.02.23
- 过度消毒严重污染地下水?专家:还不至于2020.02.18
- 专家:已经发现几个明确的新冠肺炎重症预警因素20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