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过去全程靠人盯,现在室内操控电脑监测 铺沥青不用愁啦
过去全程靠人盯,现在室内操控电脑监测——
轻松!吹着空调铺沥青
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内监控沥青拌合过程。本报记者 钱红艳摄
南报网讯 7月30日上午10点,气温已达35℃。省道243中修工程的后场沥青拌合楼所在的工地内,却见不到人影,只有陆续进出的运料车印证着这里的繁忙。
市路桥工程总公司项目负责人谢睿杰坐在总控室里,从电脑监控屏幕上注视着拌合楼里的一举一动。室外热浪滚滚,室内开着空调,温度适中。
“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在室内就可以进行数字化操控,沥青拌合的温度、质量等通过电脑就可以监测。”谢睿杰坦言,以前沥青拌合过程需要有人全程盯着,大热天里,站在170—180℃的沥青旁边,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人都要虚脱。去年建起了拌合楼,从送料、拌料到出料,每个环节都有监控。数字化设备的运用,让他们在空调房里就可以完成任务,大热天里,工作强度降低了不少。“一上午,我就出去查看了两次,每次十几分钟,真是轻松多了!”
南京公路管理处养护专项办公室副主任朱宏亮介绍,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进步,现在机械化作业程度越来越高,除了沥青拌合外,路面摊铺也主要依靠摊铺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
在省道243溧水开发区东岗互通段中修工程施工现场,沥青摊铺正在进行。运料车载着170℃以上的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机的作用下,把滚烫的沥青混合料往路面上铺,随后压路机在路面上来回作业。
“这段路面上大概有二三十名工人,大部分工人在车内作业,车上有空调。”施工队长王岩说,不过,有些辅助性工作还是需要人工操作,因此路面上还会有小部分工人,主要负责对机器铺设的沥青进行找补、平整对接缝等。
“对于这部分必须要顶着烈日作业的人员,我们会合理安排每日工作计划,错开每天11时至15时的高温时段,对作业人员进行科学分组,轮班作业;同时备足矿泉水、绿豆汤、人丹、遮阳帽等防暑降温用品,尽最大可能保护作业人员。”朱宏亮说,施工现场还有一辆工程维修车停在路边,车上开着空调,万一有工人吃不消了,可以随时到车上歇歇。
为何非要选在大热天铺沥青?朱宏亮说,列入大中修计划的路段多多少少都是存在行车安全隐患的,高温施工一是为了及时消除行车安全隐患,减少对路网运行的影响,另外,路面沥青混合的材料特性也决定了夏季是施工有利季节,“天气越热,压得越实,铺设效果越好”。
“接触这行近20年,在这种天气作业也早就习惯了。这些年,随着机械化的普及,大家的作业环境可以说已经比以前好多了。”王岩笑着说。
本报记者 钱红艳
本报通讯员 孙逸飞
- 不靠人盯,室内操控电脑监测 总控室里吹着空调铺沥青2019.07.31
- 城市道路“修补匠” 高温下坚守岗位2019.07.23
- “吼爸”辅导作业声音很大孩子大哭 吓得邻居报警2019.07.21
- 第四届中国(南京)国际智慧农业博览会今日开幕2019.07.19
- 不过江,复审证书现场办结2019.07.18
- 家庭作业不能成“家长作业”2019.07.12
- 干货!中央发文:杜绝“家长作业”,严禁公布学生排名2019.07.09
- 实践体验成暑期作业“主流” 学校吁请家长大胆放手2019.07.05
- 禁家长“代劳” 作业就别加码2019.07.04
- 微评天下(2019年7月3日)2019.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