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来临,健身行业如何应对
说起健身房“跑路”,身边不少朋友深有感触,一方面是花钱办的卡作废了,着实“心痛”;另一方面则是健身房的不稳定性,让健身爱好者们不敢健身、无处健身。看着周边那些健身房三天两头的换名称、换老板,试问能有几人敢去充值、办卡、当会员?
健身内容平台GymSquare联合三体云动发布的《2018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在一线城市,健身房的转让和并购潮悄然涌动。在门店转让和倒闭的核心原因中,现金流断裂的占74.7%。储值卡的现金流模式,让健身房的抗风险能力更弱,其中私教工作室是重灾区,半年到一个月为生存周期。预付费监管加强及一线城市健身房增速变缓,标志着现金流主导的健身房红利期结束。(7月9日 《中国青年报》)
说起健身房“跑路”,身边不少朋友深有感触,一方面是花钱办的卡作废了,着实“心痛”;另一方面则是健身房的不稳定性,让健身爱好者们不敢健身、无处健身。看着周边那些健身房三天两头的换名称、换老板,试问能有几人敢去充值、办卡、当会员?
生意做得好,没人会“跑路”。一些健身房之所以会沦落至此,无外乎经营管理不善所致。根据相关报道分析,会籍费年费下降,私教一对一课程客户体验差,商业模式在房租和人力成本高压下越来越难维持,诸多因素使得传统健身房陷入竞争红海。而预售会员制这一传统商业模式更使得健身房多数重销售轻运营,而这更令该市场陷入口碑困境恶性循环。
经常听一些成功的企业家说:“做生意,全靠积累,一边是做优质量,才能留住客户;一边是不断创新,才能发展客户。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积累客户、积累口碑、赢得市场。”
同样,对于健身行业而言,器材质量、教练能力、个性化服务等因素决定了一家健身机构的前途和命运,诚如身边爱好健身的朋友们所言,选择一家健身机构,首先看它的规模和经营时间,规模大、经营时间久,说明该机构“跑路”几率小;其次看它内部的健身器材是否齐全、破损度或故障率高不高,这决定了将来的健身体验;再次看它聘请的教练专业度如何,私教一对一服务是否满意等,因为教练的专业服务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健身的效果;最后则是对比价格,做出最终选择。
可见,商家虽精明,但消费者也不傻,一味套路甚至“跑路”,虽可得一时的利益,但终究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唯有不断更新升级健身器材,培养、引进优秀人才,诚信经营、踏实发展、创优服务,才能将健身机构做大做强。
同时,相关部门则应加强市场监管,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保障健身行业健康发展。而作为消费者,亦应在对健身机构做足“功课”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还要勇于、敢于、善于依法维权,切不可忍气吞声认倒霉,这不仅委屈了自己,更会助涨“跑路”者们的嚣张气焰。
- 银监系统开出年内首张千万级罚单2019.07.10
- “体测神药”网上公然叫卖 实际上是兴奋剂2019.07.09
- 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情况2019.07.04
- 针孔摄像头偷拍该如何治本?律师:加强源头监管2019.07.02
- 把关食品安全 南京电子追溯系统实现动态跟踪监管2019.07.01
- 更严监管剑指海淘 代购假货该认栽了2019.06.29
- 录取丑闻后加州大学提改革建议 加强申请审核监管2019.06.21
- 围绕“三个聚焦” 南京市场监管全力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2019.06.20
- 安全与户籍无关,网约车监管别忘了包容审慎2019.06.17
- 医保监管将开展“两试点一示范”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