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联解码江宁“人才基因” 30万人才筑强创新磁场
省社科联解码江宁“人才基因”
30万人才雁阵筑强江宁创新磁场
南报网讯 (通讯员 赵伯陵 记者 周爱明 杜莹)江宁区主要经济指标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离不开强大的人才团队支撑。江苏省社科联科研中心近日对江宁区人才工作进行的一项跟踪调研显示,江宁目前集聚各类人才30.5万人,“十二五”以来年均递增12%,人才企业超1000家,人才贡献率达49.7%,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到60%以上。
近年来,江宁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进人才强区和创新驱动战略,把人才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区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江苏省社科联科研中心主任徐军海在昨天举行的首届全球菁英人才节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中心对江宁区近10年来的人才工作进行了跟踪调研,试图解码江宁高质量发展背后的人才基因密码。
据徐军海介绍,目前江宁区已集聚各类人才30.5万人,其中硕士及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4万人,诺奖得主8人、“菲尔兹奖”得主1人、中外院士51人,位列省市各区首位。
人才集聚为江宁创新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统计显示,全区现有人才企业超1000家,人才贡献率达49.7%,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人才创业企业成为区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区人才创业项目产业化率达35%,年销售收入突破80亿元,培育年销售千万级企业达110家,境内外挂牌上市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140家。
此外,江宁人才企业累计承担全区70%的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形成国家未来网络试验装置CENI项目、全球首个长效抗艾滋病新药等20余个国际首创技术,100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际垄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达64.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创新孵化综合能力跻身全国区县20强。
“江宁始终持续优化人才工程布局,实施一系列覆盖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工程计划。”江宁区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全区坚持产才联动,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并以政策突破引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激发企业主体地位。
此外,江宁区相关部门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为人才的“关键小事”提供“高级定制”解决方案,创设适宜国际人才工作生活的“类海外”环境;打造“一站式”集成服务、“直通车”专班服务、“人才卡”优享服务、“店小二”品质服务的江宁人才服务品牌,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环境。
“江宁人才已经成为江苏省高端人才集聚度和人才综合竞争力的‘首位区’,为各地人才工作树立了‘江宁标杆’。”徐军海表示,该区形成的“工程引才-产业聚才-质效用才-生态留才”的人才集聚综合模式,以及从顶尖到众创、从创新到创业、从个体到团队、从刚性落户到柔性合作的立体式人才智力开发网络,为全省人才工作改革创新积累了有益经验。
- 首届全球菁英人才节23日在宁开幕 将举办18场专题活动2019.06.17
- 南京创新周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首届全球菁英人才节23日在宁开幕2019.06.17
- 江北新区举办5G应用创新大赛 解锁5G应用新场景2019.06.17
- 交行江苏省分行成功举办创新工作坊2019.06.17
- 六合区人才申报数量增六成2019.06.17
- 筑梦追梦,创新名城激活“第一资源”2019.06.17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鼓楼:创新发展推进主城“再中心化” 2019.06.17
- 用好人才评价机制“指挥棒” 2019.06.17
- 鼓楼:创新发展推进主城“再中心化” 2019.06.17
- 用好评价机制“指挥棒”为人才导航201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