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吴昊:“我在俄罗斯宣传家乡创新名城建设”
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吴昊
“我在俄罗斯宣传家乡创新名城建设”
南报网讯(记者 许琴)“我的家乡是中国的南京,在历史上这里是很多王朝的首都,如今她是一座国际化、创新型大都市,从上海坐高铁,最快只要1个小时就能到达南京……”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俄罗斯丝绸之路传媒集团总裁吴昊经常向俄罗斯朋友这样介绍家乡南京。
吴昊离开南京已有20多年。“乡愁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怀。”吴昊告诉记者,他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小时候家住傅厚岗时,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玄武湖。家乡的美食也是那么诱人,盐水鸭、臭豆腐、鸭血粉丝汤……每次回南京,一定要把这些尝个遍。不仅如此,他还会带些盐水鸭去俄罗斯,跟当地的友人分享,俄罗斯的友人也总是赞不绝口。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中国出国潮高涨的时候,吴昊也在这个时候赶上了出国留学的这趟“列车”。“当时江苏的扬州师范大学有一个与白俄罗斯合作的项目,我有幸入选。”吴昊说,他于1993年被扬州师范大学(现扬州大学)派往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留学,以全优成绩获俄罗斯语言文学硕士学位。1999年10月在俄罗斯著名学府莫斯科高尔基文学院攻读博士,获俄罗斯最高学位评审委员会颁发的哲学(文学)博士学位证书。2003年6月他开始在莫斯科创业,为中俄两国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牵线铺路。
在俄罗斯,吴昊还创办了一本名为《中国新闻》的俄文版杂志。他为这本杂志确定了一个清晰的定位:不做短新闻,也不造神话,就讲中国发展的故事,这些故事得有深度,得接地气。在这本杂志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更加多面的中国,同时也会经常读到南京相关的新闻,今年他还打算出一期宣传南京的特刊。
负责这本杂志文字编辑、版面设计等工作的都是俄罗斯人。“我特别强调翻译的本土化,一定要用俄罗斯读者看得懂、喜爱看的形式讲述这些故事。”吴昊说。
除此以外,吴昊还与中国国内媒体《中国新闻周刊》及俄罗斯主流媒体都建立起密切的合作。他从中国国内媒体的报道中选取生动的故事,翻译成俄文,也与俄罗斯主流媒体开展合作,采访俄罗斯的官员、学者,写成中文报道为中国媒体供稿。目前,吴昊也在顺应潮流,搭乘新媒体的快车,试水网站、社交媒体等新平台,把中国故事传得更广。
吴昊是市政协的海外特邀代表,每年市两会期间,他都会应邀回国参加会议旁听。“我关注着家乡的一点一滴的变化,我每年都会仔细阅读政府工作报告,看看去年取得了哪些喜人的成绩,再看看发展的目标方向,还会仔细研究政府工作计划,看看我能为家乡的发展做些什么。”吴昊说。
这些年,吴昊在促进南京与俄罗斯交流合作方面做了不少贡献。“中国是我的根,南京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己所能为家乡发展尽绵薄之力。”吴昊说,华人华侨比较通晓当地语言、了解当地情况、熟悉当地法律。这几年,他经常为两地官方合作牵线搭桥、策划活动,参与组织俄罗斯媒体来江苏采访,宣传家乡。
当前,南京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在海内外招揽优秀人才共做创新名城的合伙人。吴昊说,他也把这份邀请传播到了他在俄罗斯的朋友圈,希望有识之士能加入进来。
2017年,吴昊作为嘉宾参加了第一届江苏发展大会,两年匆匆而过,今年他再次收到发展大会的邀请。他说:“江苏发展大会这个平台非常好,由此把全世界的江苏人聚集起来为江苏发展献计出力。不管身在哪里,我们永远不会忘了根,永远要为家乡做贡献。”
- 俄罗斯今将在红场举行卫国战争胜利74周年阅兵2019.05.09
- 《早餐中国》戳中乡愁 网友比拼“家乡特色早餐”2019.05.06
- 俄罗斯要求推特和脸书“本地化”存储用户数据2019.04.17
- 马伯庸《中国味道》分享解馋妙招2019.04.12
- 不到3.5小时 俄罗斯飞船创下太空“快递”新纪录2019.04.05
- 《青春有你》训练生推荐家乡美景 获网友关注2019.03.26
- 俄罗斯文学巨擘“三个三部曲”再版2019.03.18
- 一颗“牙”让边城珲春兴起跨国医疗旅游热2019.03.18
- 江苏游子深情寄语:无论走到哪,总为家乡骄傲2019.03.14
- 徐州新沂:让“乡才”回家更“吃香”201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