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不是成人专属 一两岁孩子也会有
南报网讯(记者 顾小萍 通讯员 张艾萱)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会得“痔疮”,那是成人的“专属”。南京市儿童医院普外科黄磊副主任却告诉记者,门诊上经常接诊一、两岁的“痔孩子”。
“医生医生,孩子的肛门上长了个肉球,快帮我们看看是什么。”妈妈抱着1岁8个多月的小海(化名)慌慌张张进入诊室就诊。黄磊一边查看“肉球”,一边询问小海的病情。据妈妈反应,大约半年前小海出现过几次大便带血,一、两天便好了,妈妈就没太在意。但从一个多月前,小海每三、四天才排一次便,且每次排便时间长,还又哭又闹。妈妈仔细查看才发现,小海的肛门前长了一个“小肉球”,约米粒大小。接下来的一个月,“肉球”逐渐增大,妈妈看到这种情况也愈发担心,便立即带小海至南京市儿童医院就诊。这颗“小肉球”最终被确诊为肛门前哨痔。
“谁说孩子就不会得痔,不过儿童所发生的‘痔’与成人的‘痔疮’在发病原因上有很大不同。”黄磊告诉记者,儿童常见的痔主要有肛门前哨痔和肛周静脉痔两种。肛门前哨痔多见于肛门前后正中点,是由于肛裂经久不愈,裂口在炎症刺激下,出现了感染及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引起组织水肿和纤维变性而形成的结缔组织外痔。肛周静脉痔多见于儿童用力排便时脱出肛周一圈形成环状的青紫色小团块,排便结束后可自行缩回肛门内。
据介绍,儿童“肛门前哨痔”和“肛周静脉痔”的治疗,与成人痔疮有着很大的不用同,一般情况下无须施行手术,只要家庭理疗配合药物和饮食治疗,就可以缓解症状。黄磊提醒,患“痔”期间,孩子每天坚持用温水坐浴理疗,同时合并使用一些外用抗炎药物。另外,要调理大便,避免便秘和腹泻发生,同时饮食要丰富,不宜过精。“儿童便秘若长期不能缓解,并伴有逐渐加重的腹胀、营养不良、排便时疼痛、哭闹、大便带血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及治疗,防止孩子存在先天性巨结肠、腹腔或腹膜后肿瘤、门静脉高压、直肠息肉、肛裂、脱肛、直肠海绵状血管瘤等疾病。”
- 儿童消费市场活跃 儿童餐市场如何才能“长大”?2019.05.08
- 别再让儿童游乐设施“节日大冒险”2019.05.08
- 日本少子化状态持续不变 儿童人数已38年递减2019.05.05
- 江苏出台意见: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带入课堂2019.05.04
- 南京市“慈善杯”保护和关爱儿童原创微视频大赛启动2019.05.01
- 儿童多动症发病率高达6.26% 南京医生告诉你为何会增加2019.04.28
- 八成成人疼痛的原因是儿童时期的脊柱异常2019.04.27
- 呵护孩子的童年时光2019.04.24
- 向儿童传授“三从四德”错在哪儿? 专家为你解读2019.04.18
- 5月起 江苏部署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2019.04.17